塔里木盆地西南边缘压扭构造体系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23
作者
向奎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西南边缘; 压扭构造体系; 构造特征; 石油地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塔里木盆地西南边缘发育甫沙—齐姆根和柯克亚—和田南2个压扭构造体系,前者主要是帕米尔弧形构造东北侧的侧向滑移与西昆仑造山带向塔里木盆地的不均匀冲断活动的联合作用结果,后者则主要与西昆仑造山带向塔里木盆地的不均匀冲断作用有关。这2个压扭构造体系主体形成于新近纪以来的喜马拉雅运动,其构造样式在平面上主要为走滑—逆冲断裂和雁列式分布的断裂与背斜,在剖面上则呈现为双重构造与反冲构造的叠加。压扭构造带所遭受的压扭作用从改善储层的储集性能、形成新的油气圈闭、促进油气运移与成藏等方面对塔里木盆地西南边缘的油气成藏发挥了积极作用,压扭构造带是油气勘探的有利构造部位。
引用
收藏
页码:233 / 24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塔里木盆地西南部昆仑山前下白垩统沉积相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
    张惠良
    沈扬
    张荣虎
    李玉文
    杨晓宁
    刘胜
    邱斌
    杨芝林
    [J]. 古地理学报, 2005, (02) : 157 - 168
  • [2] 利用平衡剖面技术与磁性地层学估算地壳缩短速率——以帕米尔—西昆仑前陆褶皱带为例
    伍秀芳
    汪新
    杨树锋
    陈宁华
    [J]. 地学前缘, 2003, (01) : 170 - 170
  • [3] 帕米尔隆升过程中地壳的一种重要缩短机制——以齐姆根构造转换域为例
    李向东
    王克卓
    [J]. 新疆地质, 2003, (01) : 9 - 15
  • [4] 塔里木盆地喀什凹陷侏罗纪古环境
    钟大康
    朱筱敏
    王贵文
    谢庆宾
    [J]. 古地理学报, 2002, (04) : 47 - 54
  • [5] 塔西南坳陷西南缘构造类型与圈闭特征附视频
    刘生国
    肖安成
    胡望水
    [J].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2) : 1 - 4+9
  • [6] 西昆仑山前冲断系的结构特征
    肖安成
    杨树锋
    陈汉林
    贾承造
    魏国齐
    [J]. 地学前缘, 2000, (S2) : 128 - 136
  • [7] 塔里木盆地压扭构造组合与油气聚集
    杨春林
    [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9, (06) : 682 - 689+734
  • [8] 西昆仑—帕米尔造山带及其北缘前陆盆地板内变形构造
    曲国胜
    陈杰
    陈新安
    张兴林
    李涛
    尹军平
    周洪清
    [J]. 地质论评, 1998, (04) : 419 - 429
  • [9] 扭动构造与油气聚集
    王红漫
    温志新
    梁运基
    余梦珍
    刘来民
    [J]. 河南石油, 1998, (03) : 5 - 9+59
  • [10] 塔西南坳陷主要断裂带构造特征及其控油作用
    胡望水
    陈毓遂
    肖安成
    刘学锋
    刘生国
    [J]. 新疆石油地质, 1997, (03) : 201 - 207+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