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治理对农户信用贷款可获性影响研究

被引:11
作者
周明栋
陈东平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农户; 信用贷款; 信贷可获性; 信息不对称理论; 契约治理;
D O I
10.13858/j.cnki.cn32-1312/c.2018.05.015
中图分类号
F832.43 [农业信贷];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近年来,内生于农商行发起的、村委第三方治理下的农户信用贷款业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其原因何在?以农商行与信用农户之间关系型交易特征为分析起点,结合交易嵌入的社会网络关系,构建了农户信用贷款缔约与履约的第三方治理分析框架。结果表明:村委参与信用贷款治理降低了贷款行交易成本、提高了借款农户机会主义成本,促进了信用贷款契约的达成与履行。进一步利用苏北县域农户信用贷款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方法估计第三方治理对农户信用贷款可获性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信用村政策试点实际效果明显,村委第三方治理显著提高了农户户均信用贷款额,村劳动力数、村委任期稳定性等村庄、村委特征也影响了治理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2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农地抵押贷款借贷行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基于PSM模型的计量分析 [J].
梁虎 ;
罗剑朝 ;
张珩 .
农业技术经济, 2017, (10) :106-118
[2]   链式融资模式与精准扶贫效果——基于准实验研究 [J].
申云 ;
彭小兵 .
财经研究, 2016, 42 (09) :4-15
[3]   国有企业民营化对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基于倍差法的倾向评分匹配(DID-PSM)估计 [J].
罗琼 ;
刘志成 ;
曹小衡 .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6, 36 (08) :67-78
[4]   差序治理、熟人社会与农地确权矛盾化解——基于江苏省695份调查问卷和典型案例的分析 [J].
高名姿 ;
张雷 ;
陈东平 .
中国农村观察, 2015, (06) :60-69+96
[5]   西部大开发:增长驱动还是政策陷阱——基于PSM-DID方法的研究 [J].
刘瑞明 ;
赵仁杰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6) :32-43
[6]   金融市场化提高了农户信贷获得吗?——基于农户调查的实证研究 [J].
汪昌云 ;
钟腾 ;
郑华懋 .
经济研究, 2014, 49 (10) :33-45+178
[7]   金融机构规模、贷款技术与农村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 [J].
董晓林 ;
张晓艳 ;
杨小丽 .
农业技术经济, 2014, (08) :100-107
[8]   农村金融的新范式:金融联结——比较优势与市场微观结构 [J].
米运生 ;
戴文浪 ;
董丽 .
财经研究, 2013, 39 (05) :112-122
[9]   信用评级能缓解农户正规金融信贷配给吗?——基于全国10省农户借贷数据的经验研究 [J].
张三峰 ;
卜茂亮 ;
杨德才 .
经济科学, 2013, (02) :81-93
[10]   社会资本与小额信贷风险控制:理论机制与实证分析 [J].
张龙耀 ;
陈畅 ;
刘俊杰 .
经济学动态, 2013, (02) :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