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软米低直链淀粉含量及其相关性状遗传分析

被引:23
作者
曾亚文
申时全
徐绍忠
文国松
罗龙
程德兵
王象坤
李自超
普晓英
机构
[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品资站
[2]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3]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4]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品资站 昆明
[5] 昆明
[6] 北京
关键词
低直链淀粉含量; 农艺性状; 外观品质; SSR标记; 遗传分析; 软米;
D O I
10.13430/j.cnki.jpgr.2004.01.003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IR36×八宝米F2 单株直链淀粉含量与农艺、米粒外观性状相关性及其遗传分析表明 ,18个性状有 9个性状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 (P <0 0 1)或显著 (P <0 0 5 )相关性 ,尤其直链淀粉含量与垩白长 ( 0 35 3 )、株高 ( - 0 2 4 2 )、结实率( 0 2 35 )、第一节间长 ( 0 195 )的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 (P <0 0 1) ,直链淀粉含量 9%~ 15 %是籼型软米杂种后代的重要指标 ;八宝米的垩白长和第一节间长均表现部分显性主效基因 ,籼型八宝米低直链淀粉基因和IR36的矮秆基因均为 1对隐性主效基因控制 ,表明八宝米的优质基因易于转育或表达 ,可广泛用于水稻优质米育种 ;用SSR标记将软米基因有关的低直链淀粉含量定位于第 6染色体上与RM 190连锁 ,其遗传距离为 18 8cM。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粳稻穗部不同部位米粒直链淀粉含量的差异分析 [J].
张小明 ;
石春海 ;
堀内久满 ;
富田桂 ;
鲍根良 ;
冯水英 ;
叶胜海 .
作物学报, 2002, (01) :99-103
[2]   云南稻种资源的蒸煮食味品质研究 [J].
曾亚文 ;
申时全 ;
杨忠义 ;
刘家富 ;
文国松 ;
陈于敏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5) :410-413
[3]   云南地方稻种的多样性及优异种质研究 [J].
曾亚文 ;
李自超 ;
申时全 ;
王象坤 ;
杨忠义 ;
张洪亮 ;
陈于敏 .
中国水稻科学, 2001, (03) :10-15
[4]   利用杂种F2世代鉴定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并估计其遗传效应 [J].
王建康 ;
盖钧镒 .
遗传学报, 1997, (05) :432-440
[5]   Ecogeographic and genetic diversity based o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of indigenous rice (Oryza sativa L.) in Yunnan, China [J].
Zeng Yawen ;
Shen Shiquan ;
Li Zichao ;
Yang Zhongyi ;
Wang Xiangkun ;
Zhang Hongliang ;
Wen Guosong .
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 2003, 50 (6) :567-577
[6]  
Microsatellites and a 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 differentiate apparentamylose classes in an extended pedigree of US rice germ plasm[J] . N. M. Ayres,A. M. McClung,P. D. Larkin,H. F. J. Bligh,C. A. Jones,W. D. Park.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7 (6-7)
[7]   A microsatellite sequence closely linked to the Waxy gene of Oryza sativa [J].
Bligh, HFJ ;
Till, RI ;
Jones, CA .
EUPHYTICA, 1995, 86 (02) :83-85
[8]  
High amylose mutants of rice, Oryza sativa L[J] . M. Yano,K. Okuno,J. Kawakami,H. Satoh,T. Omura.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8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