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1911年中国华东与华南沿海台风入境频率

被引:21
作者
潘威 [1 ]
满志敏 [2 ]
刘大伟 [2 ]
颜停霞 [3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GIS实验室
[2]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学院
关键词
台风; 小冰期; 现代暖期; 中国沿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4 [热带气象];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清代至民国时期华东与华南沿海的多种历史文献,通过对"颶"、"颱"含义的考察与风雨潮现象记录特征的辨析,以及非台风事件的排除,建立了1644-1911年入境华东与华南沿海的逐年台风频率序列。研究时段内共有967次台风入境(年均3.62次),17世纪后半期、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这两个时期是台风活动非常活跃的时期。ENSO现象与沿海台风活动的频率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全球/半球尺度的冷暖转换在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早期曾经伴随了入境中国沿海台风次数的增加,在过去300年中是增长速率最快的一个时期,但在17世纪和18世纪之交时出现的快速升温现象却伴随着沿海台风数量的下降。因此,半球/全球尺度的快速升温现象与中国华东—华南沿海遭受台风数量之间可能不存在线性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195 / 220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台风强度等级与可能灾害损失标准研究 [J].
殷洁 ;
戴尔阜 ;
吴绍洪 ;
潘韬 .
地理研究, 2013, 32 (02) :266-274
[2]   基于方志资料重建1644-1949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台风频次序列(英文) [J].
张向萍 ;
叶瑜 ;
方修琦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12, 22 (05) :810-824
[3]   1644~1911年影响华东沿海的台风发生频率重建 [J].
潘威 ;
王美苏 ;
满志敏 ;
崔建新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 21 (02) :237-241
[4]   清代江浙沿海台风影响时间特征重建及分析 [J].
潘威 ;
王美苏 ;
满志敏 .
灾害学, 2011, 26 (01) :123-127
[5]   基于主成分神经网络的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评估 [J].
娄伟平 ;
陈海燕 ;
郑峰 ;
吴睿 .
地理研究, 2009, 28 (05) :1243-1254
[6]   全球变暖是否导致台风增强:古风暴学研究进展与启示 [J].
廖淦标 ;
范代读 .
科学通报, 2008, (13) :1489-1502
[7]  
Estimating Tropical Cyclone Precipitation from Station Observations.[J].任福民;王咏梅;王小玲;李维京;.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7, 04
[8]   2005年登陆我国热带气旋特征分析 [J].
曹祥村 ;
袁群哲 ;
杨继鉝 ;
易海祁 .
应用气象学报, 2007, (03) :412-416
[9]   最近一千年来我国的登陆台风及其与ENSO的关系 [J].
梁有叶 ;
张德二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7, (02) :120-121
[10]   1957-1996台风对中国降水的影响(英文) [J].
任福民 ;
ByronGleason ;
DavidEasterling .
AdvancesinAtmosphericSciences, 2002, (05) :943-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