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极格罗夫山地区的土壤特征

被引:4
作者
李潇丽
刘小汉
琚宜太
黄费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4] 北京
关键词
格罗夫山; 寒漠土壤; 漠境砾幂; 可溶盐; 游离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1 [古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东南极格罗夫山地区哈丁山南岭发现的三个土壤地点,是人类首次在东南极内陆地区发现的土壤,属南极寒漠土壤(cold desert soil),其主要特征是地表发育漠境砾幂(desert pavement),土壤中含有丰富的盐分,具有较强的染色作用,土壤呈弱酸性,不含有机质.据 1:5的土水提取液分析,主要阳离子为 Mg2+和 Na+,其次是 K+和 Ca2+,主要阴离子为 SO42-,其次为Cl-和 NO3-.本区土壤中盐分层的分布与土壤中最大水分层和土壤中粘粒级含量最大层相一致.土壤中有粘粒迁移,这是本地区土壤与其他寒漠土壤的不同.部分土壤剖面上部具有较强的染色作用,由土壤中暗色矿物的风化所致,染色程度与土壤中游离铁含量有很大关系.土壤特征指示其年龄在0.5~3.5 Ma之间,且在哈丁山上也没有发现冰川运动的遗迹,说明至少在0.5 Ma以来,即使在末次冰期极盛期,该区的冰盖表面也没有到达过哈丁山土壤采样点的高度.
引用
收藏
页码:767 / 77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东南极格罗夫山地质特征——冈瓦纳最终缝合带的新证据 [J].
刘小汉 ;
俞良军 ;
赵越 ;
刘晓春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6) :457-468
[2]   东南极格罗夫山地区夏季的天气特征 [J].
程彦杰 ;
陆龙骅 ;
卞林根 ;
刘小汉 .
极地研究, 1999, (04) :291-300
[3]   论南极多年冻土区的化学风化作用——以中国长城站、澳大利亚凯西站和戴维斯站地区为例附视频 [J].
谢又予 .
南极研究, 1988, (02) :8-14
[4]  
东南极凯西站地区风化过程的初步研究[J]. 谢又予,谢自楚,钱琴芳,杨绍晋,陈冰如,杨亦男.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7(07)
[5]  
南极Davis站地区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环境的演变[J]. 谢又予.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