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连作障碍蛋白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18
作者
林茂兹 [1 ,2 ]
张志兴 [1 ]
林争春 [1 ]
尤垂怀 [1 ]
曾令杰 [1 ]
林文雄 [1 ]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2]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关键词
太子参; 连作障碍; 差异蛋白质; 分子机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675 [喜阴药物作物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为探明太子参连作障碍分子机理,本研究采用差异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了不同种植制度下(连作、轮作)太子参叶片蛋白质的差异表达。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制度下太子参叶片中共有27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经生物信息学查询到24个蛋白质。差异蛋白质功能分析结果表明,连作导致太子参叶片中与植物衰老或病害相关的5个蛋白表达量全部上调;与植物抗性相关的5个蛋白(磷脂氢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植物性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钙依赖蛋白激酶、查尔酮合成酶和硫氧还相关蛋白)表达量上调,4个蛋白(细胞壁富含甘氨酸蛋白、SKP1同源蛋白、锌指蛋白和成熟酶K)表达量下调;与光合作用相关的2个蛋白(Rubisco大亚基和细胞色素b6)表达量下调,2个蛋白(核酮糖二磷酸碳酸酵素小链c和细胞色素b6/f复合体亚基VI)表达量上调;与能量代谢相关的蔗糖-UDP葡萄糖基转移酶和与细胞分裂相关的NF-Y5表达量均下调,而蛋白酶1型β亚基、ATP合成酶β亚基、细胞分裂素组氨酸磷光体转移蛋白4和NAD依赖-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表达量均上调。这说明太子参连作导致叶片致病性或衰老相关蛋白表达量上调,是太子参连作病害频发和提前退黄的主要原因,同时连作导致抗性相关蛋白以及能量代谢和细胞分裂相关蛋白紊乱(或降低或上调),是太子参连作障碍的结果在蛋白质水平的表现,连作还导致重要的光合相关蛋白表达量下调,是连作太子参光合作用能力下降的分子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97 / 20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21]   植物富含甘氨酸蛋白质(GRP)及其基因研究进展 [J].
陈万利 ;
刘宗旨 ;
李文华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4) :512-519
[22]   谷胱甘肽磷脂氢过氧化物酶研究进展 [J].
雷明光 ;
张舒 ;
张冰 ;
张贵友 .
生物学通报, 2005, (05) :1-3
[23]   太子参病毒病及其脱病毒研究进展 [J].
朱艳 ;
周小华 ;
秦民坚 .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5, (02) :31-32+38
[24]   番茄衰老相关蛋白SENU3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抗体制备 [J].
赵永娟 ;
王傲雪 ;
贾琪 ;
华子春 .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5, (02) :208-210
[25]   植物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多维本质(英文) [J].
王幼宁 ;
刘孟雨 ;
李霞 .
西北植物学报, 2005, (03) :607-614
[26]   太子参品种资源特性的研究 [J].
林光美 ;
张建宝 ;
侯长红 ;
王树贵 ;
袁济端 ;
林文雄 .
中国中药杂志, 2005, (06) :422-426
[27]   黑子南瓜中STK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J].
杨明挚 ;
陈小兰 ;
尹梅 ;
郭冰 ;
陈善娜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176-179
[28]   太子参研究进展 [J].
林光美 .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4, (06) :15-17
[29]   缺铁逆境胁迫下水稻叶片蛋白的双向电泳及其蛋白质组图谱分析(英文) [J].
张艳萍 ;
靳飞 ;
柴小青 ;
卫功宏 ;
印莉萍 .
生物信息学, 2004, (03) :6-11
[30]   KRAB锌指蛋白的研究进展 [J].
普燕 ;
李琦涵 .
生命的化学, 2004, (02) :14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