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天山南坡表土花粉的初步研究

被引:31
作者
杨振京 [1 ]
张芸 [2 ]
毕志伟 [1 ]
杨庆华 [1 ]
孔昭宸 [2 ]
阎顺 [3 ]
严明疆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关键词
天山南坡; 表土花粉; 云杉; 植被带; 新疆;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11.06.001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横亘于亚洲中部的天山山系是一个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山地植被和土壤具有垂直分布明显和区域性差异大的特点,故对花粉的传播、保存、搬运与沉积具有重大影响。根据对西北干旱地区天山中段南坡一条从海拔4 285 m的天山一号冰川到海拔1 200 m的和静段的样带所采集的38个表土花粉样品的孢粉组合图式、植被样方调查资料以及排序结果,探讨了南坡垂直带的植被与表土花粉之间的关系,并对南北坡样带的表土花粉组合特征进行了比较。该区表土孢粉谱可分为5个孢粉组合带,分别对应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带、高山草甸带、亚高山草甸草原带、山地荒漠带和典型荒漠带等植被带。与北坡相比,南坡孢粉组合带因缺少典型的森林和森林草原孢粉带,其垂直带谱并不完整。其次,相同孢粉带在南坡的分布高度明显比北坡高。值得注意的是,在亚高山草甸草原带的花粉组合是以云杉属为主,AP/NAP(木本植物/非木本植物花粉)比值处于最高值,在该带之上的云杉属花粉含量也较高,可能与天山地区特殊地貌地形所形成的局地气流有一定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880 / 88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1]   Reliability of pollen ratios for environmental reconstruction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J].
Herzschuh, Ulrike .
JOURNAL OF BIOGEOGRAPHY, 2007, 34 (07) :1265-1273
[12]  
The surface pollen and relative pollen production of the desert vegetation of the Alashan Plateau; western Inner Mongolia.[J].U. Herzschuh;H. Kürschner;Yuzhen M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3, 14
[13]  
中国天山自然地理.[M].胡汝骥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14]  
中国第四纪植被与环境.[M].李文漪著;.科学出版社.1998,
[15]  
中国自然资源丛书.[M].中国自然资源丛书编撰委员会编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
[16]  
乌鲁木齐国土资源.[M].《乌鲁木齐国土资源》编辑委员会编;王健军主编;.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
[17]  
中国农业气候资源.[M].侯光良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18]  
花粉分析指南.[M].()摩 尔;()韦 布著;李文漪等译;.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
[19]  
新疆植被及其利用.[M].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主编.科学出版社.1978,
[20]  
西北自然地理.[M].韩宪纲编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