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稻精米重量性状的发育遗传分析

被引:7
作者
石春海
吴建国
朱军
樊龙江
吴平
机构
[1] 浙江大学农学系
[2] 浙江大学生物科学系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籼稻; 发育遗传; 精米重量; 遗传方差和条件遗传方差; 遗传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包括胚乳、细胞质和母体植株等不同遗传体系基因效应的数量性状发育遗传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 ,分析了籼稻 4个发育时期的精米重量性状 .结果表明三倍体胚乳和二倍体母株基因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以及细胞质效应可以明显影响各个稻米发育时期的精米重量 ,但主要为二倍体母株的核基因效应 ,其次为三倍体胚乳核基因效应 .基因加性效应在稻米 4个发育时期的精米重量表现中起着主要作用 ,选择可以取得良好的改良效果 .条件方差分量分析结果表明 ,胚乳、细胞质和母体植株中控制精米重量性状表现的基因在多数稻米发育时期均有新的表达 ,且以稻米发育前期为主 ,其中开花后第 8~14日是控制精米重量性状表现的基因表达最为活跃的时期 .各遗传体系在接近稻米成熟时 (开花后第2 2~ 2 8日 )的新基因表达量尤其是基因的加性效应会明显下降 ,一些基因效应尤其是净细胞质效应存在着个别发育时期间断表达的现象 .稻米不同发育时期的条件和非条件遗传效应预测值表明 ,作 5等亲本可以明显提高后代的精米重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不同铃期单株成铃数和籽棉产量的遗传动态分析 [J].
陈青,朱军,吴吉祥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2) :47-52
[2]   籼粳杂交稻米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及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研究 [J].
陈建国 ;
朱军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8, (04) :1-7
[3]   杂交早稻米质性状的直接和母体遗传效应分析 [J].
陈建国 ;
宋国清 ;
瞿绍洪 ;
周勇 .
中国水稻科学, 1998, (02) :79-84
[4]   籼稻稻米营养品质性状的种子、细胞质和母体遗传相关分析 [J].
石春海,余永贵,薛建明,杨肖娥,朱军 .
中国水稻科学, 1996, (03) :143-146
[5]  
Genetic control of paste viscosity characteristics in indica rice (Oryza sativa L.)[J] . J. S. Bao,Y. W. Xia.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9 (6-7)
[6]   Diallel analysis for sex-linked and maternal effects [J].
Zhu, J ;
Weir, BS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996, 92 (01) :1-9
[7]  
Analysis of cytoplasmic and maternal effects I. A genetic model for diploid plant seeds and animals[J] . J. Zhu,B. S. Weir.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4 (2)
[8]  
Analysis of cytoplasmic and maternal effects. II. Genetic models for triploid endosperms[J] . J. Zhu,B. S. Weir.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