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股动、静脉插管体外循环中器官灌注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3
作者
陈涛
魏旭峰
易定华
杨剑
徐学增
王显悦
俞世强
机构
[1]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脏外科
关键词
股动、静脉; 体外循环; 灌注压; 静脉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6.5 [小儿各生理系统外科学];
学科分类号
100202 ;
摘要
目的比较改良股动、静脉插管体外循环(CPB)与常规CPB在相同流量灌注时对脑、肺、肝、肾、肠等重要器官灌注的效果。方法将20条犬(体重10~15kg)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条。胸腔镜组:改良股动、静脉插管后建立CPB,经电视胸腔镜施行手术;常规开胸组:常规建立CPB手术。两组建立CPB后以相同的流量灌注,分别在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肾动脉、对侧腘动脉、同侧腘动脉及其所有相伴行的静脉留置套管针,连接测压管道,于麻醉诱导后即刻(T1)、主动脉阻断前(T2)、主动脉阻断15min(T3)、主动脉开放15min(T4)、CPB结束后20min(T5)记录动、静脉压,并在以上时间点抽取相应部位静脉血测定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结果除了胸腔镜组同侧腘动脉灌注压明显低于常规开胸组(P<0.01)外,两组其余动脉的动脉灌注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主动脉阻断前、主动脉阻断15min、主动脉开放15min,胸腔镜组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对侧腘静脉和同侧腘静脉的静脉压明显高于常规开胸组(P<0.05);胸腔镜组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对侧腘静脉和同侧腘静脉SvO2低于常规开胸组(P<0.05)。结论改良股动、静脉插管与常规CPB相同流量灌注时其动脉灌注压相近,经股动、静脉插管下腔静脉平面以下的静脉压较常规开胸手术略高,因此,对小儿胸腔镜CPB的器官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33 / 43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股动、静脉插管体外循环在电视胸腔镜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J].
段大为 ;
陈德凤 ;
杜鹃 ;
薛卫斌 .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05, (04) :247-249
[2]   胸腔镜心脏外科进展 [J].
易定华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2005, (05) :325-326
[3]   电视胸腔镜在小儿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J].
段大为 ;
刘维永 ;
朱海龙 ;
王晓武 ;
程云阁 ;
俞世强 ;
邵继凤 .
中国内镜杂志 , 2003, (08) :15-16+19
[4]   胸腔镜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的建立及心肌保护方法 [J].
段大为 ;
王晓武 .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03, (02) :128-129
[5]   胸腔镜心脏手术并发症分析 [J].
俞世强 ;
程云阁 ;
蔡振杰 ;
段大为 ;
康云帆 ;
徐学增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3, (03) :263-264
[6]   胸腔镜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J].
俞世强 ;
蔡振杰 ;
程云阁 ;
段大为 ;
徐学增 ;
陈文生 ;
周更须 .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2, (05) :288-289
[7]   胸腔镜心脏手术微创体外循环的建立方法 [J].
段大为 ;
陈德凤 ;
程云阁 ;
张铁柱 ;
万明明 .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01, (01) :32-33
[8]  
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ical Techniques in the Closure of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An Alternative Approach[J] . Pyng Jing Lin,Chau-Hsiung Chang,Jaw-Ji Chu,Hui-Ping Liu,Feng-Chun Tsai,Wen-Jen Su,Min-Wen Yang,Peter P.C Tan.The 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 . 1998 (1)
[9]   PRESSURE-DEPENDENT CEREBRAL ISCHEMIA DURING CARDIOPULMONARY BYPASS [J].
STOCKARD, JJ ;
BICKFORD, RG ;
SCHAUBLE, JF .
NEUROLOGY, 1973, 23 (05) :52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