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石炭系层序地层格架中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研究

被引:13
作者
林小兵 [1 ]
李国忠 [2 ]
田景春 [1 ]
陈洪德 [1 ]
康建威 [3 ]
徐胜林 [3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郑州工业贸易学校
[3]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关键词
黔南; 石炭系; 层序地层格架; 碳酸盐岩; 成岩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在三级层序地层格架内,从体系域及层序界面的角度对黔南石炭系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LST有关的成岩作用主要为范围广泛的暴露溶蚀作用;与TST有关的成岩作用主要发育于海底成岩环境和混合水成岩环境,其中后者会随着海平面的不断上升而向大陆迁移;与HST有关的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发育于海底成岩环境的胶结作用及高位晚期的大气淡水成岩环境中的溶蚀、胶结和白云石化作用。与Ⅰ型层序界面有关的成岩作用主要有溶蚀作用、胶结作用和白云石化作用,成岩时间长、强度大,并且在黔南可进行区域对比;与Ⅱ型层序界面相关的成岩作用发育规模小,对碳酸盐岩的改造能力较弱。与HST有关的成岩作用及与Ⅰ型层序界面有关的成岩作用对碳酸盐岩储层的改造能力强,往往可形成厚层的白云岩及规模较大的溶蚀孔洞体系,因此,可以作为有利储层追踪对比及预测的有力地质依据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267 / 27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右江盆地晚古生代白云岩特征及成因研究 [J].
田景春 ;
陈洪德 ;
侯明才 ;
覃建雄 ;
周雁 ;
夏青松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4, (03) :1-6
[2]   中国南方古生界层序格架中的生储盖组合类型及特征 [J].
陈洪德 ;
覃建雄 ;
田景春 ;
周雁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1) :62-69
[3]   黔桂地区石炭纪Ⅰ型层序界面沉积记录及成因分析 [J].
彭军 ;
陈景山 ;
陈洪德 ;
田景春 ;
侯中健 .
地球学报, 2000, (04) :433-440
[4]   右江盆地海相泥盆系-中三叠统层序界面成因类型与盆地演化 [J].
侯中健 ;
陈洪德 ;
田景春 ;
覃建雄 ;
彭军 .
沉积学报, 2000, (02) :205-209
[5]   黔桂泥盆、石炭系白云岩的形成模式 [J].
方少仙 ;
侯方浩 ;
董兆雄 ;
朱晓惠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9, (01) :36-40
[6]   碳酸盐岩成岩作用与层序地层学关系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为例 [J].
陈方鸿,谢庆宾,王贵文 .
岩相古地理, 1999, (01) :22-26
[7]   层序界面及其附近的地质特征与地质过程的表现 [J].
赵玉光 ;
王剑 ;
唐锦玉 ;
李忠雄 .
地质学报, 1997, (04) :374-380
[8]   碳酸盐岩台地三级层序界面的讨论 [J].
蔡忠贤 ;
贾振远 .
地球科学, 1997, (05) :13-16
[9]  
(美)威尔格斯等编,徐怀大等译.层序地层学原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