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补偿与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的理论与对策研究

被引:12
作者
陶恒 [1 ]
宋小宁 [2 ]
机构
[1]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
[2]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
关键词
生态补偿; 横向财政转移支付; 主体功能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12.45 [财政支出];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摘要
过去的分税制改革确立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能适应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探讨适应限制类和禁止类主体功能区建设所需的基于生态补偿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设计,认为应该根据这两类区域进行生态保护建设的直接成本和放弃发展经济的机会成本,以及受益区域的支付意愿来共同确定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的规模,最后提出了改革现有以纵向为主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逐渐完善以生态补偿为主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专项转移支付漏损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J].
汪冲 .
财经研究, 2007, (12) :58-67
[2]   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现状及管理体制创新 [J].
王健 .
中国行政管理, 2007, (11) :87-91
[3]   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理论、实践与研究展望 [J].
孔凡斌 .
农业经济问题, 2007, (10) :50-53+111
[4]   转移支付与公共品均等化分析 [J].
解垩 .
统计研究, 2007, (06) :63-66
[5]   关于房地产税费改革方向和地方财政收入模式的论辩 [J].
杨斌 .
税务研究, 2007, (03) :43-48
[6]   政府间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基于中国县级数据的研究 [J].
尹恒 ;
康琳琳 ;
王丽娟 .
管理世界, 2007, (01) :48-55
[7]   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与运作研究 [J].
葛颜祥 ;
梁丽娟 ;
接玉梅 .
农业经济问题, 2006, (09) :22-27+79
[8]   政府间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努力 [J].
乔宝云 ;
范剑勇 ;
彭骥鸣 .
管理世界, 2006, (03) :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