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对当地群众民生感的影响——基于旅游公平的视角

被引:15
作者
赖斌 [1 ,2 ]
机构
[1] 四川大学中国休闲与旅游发展研究中心
[2]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分院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旅游开发; 旅游民生感; 旅游公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基于旅游公平理论,从政府民生活动对当地居民的影响角度提出了"旅游民生感"概念和实际民生感、期望民生感、比较民生感3个测量维度,通过问卷调研数据和对应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民族地区居民年龄越大对其实际民生感越满意,而工人和中等学历居民则倾向于不满意;对于期望民生感,学生、工人、中低收入和距离景区近的人群趋于不满意;农民的比较民生感趋于满意,而企事业人员、中低收入者、居住地与景区距离居中的人群和高学历人群则对比较民生感趋于不满意。最后,从统筹兼顾、社区公平和弱势群体改善民生诉求3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09+119 +11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国内外旅游满意度研究综述 [J].
黄大勇 ;
陈芳 .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2 (01) :49-55
[2]   旅游与民生问题研究综述 [J].
盛蕾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 33 (03) :85-89
[3]   旅游研究中的三种社会心理学视角之比较 [J].
彭建 ;
王剑 .
旅游科学, 2012, 26 (02) :1-9+28
[4]   民族地区旅游业民生效应评价——以张家界市为例 [J].
鲁明勇 .
贵州民族研究, 2011, (02) :87-93
[5]   旅游地居民感知与态度的比较研究——以九寨沟、庐山和周庄为例 [J].
史春云 ;
韩宝平 ;
刘泽华 ;
张兴华 .
经济地理, 2010, 30 (08) :1400-1407
[6]   旅游与民生:从抽象到具象 [J].
马波 .
旅游学刊, 2010, 25 (07) :7-8
[7]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30年:业绩、经验及趋势 [J].
李柏文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1 (06) :10-16
[8]   试论旅游地居民感知的研究体系及其对古村落旅游发展的启示 [J].
卢松 ;
张捷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2 (02) :178-183
[10]   九寨沟旅游生态足迹与生态补偿分析 [J].
章锦河 ;
张捷 ;
梁玥琳 ;
李娜 ;
刘泽华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5) :735-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