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知识产权法定赔偿制度之反思与完善

被引:17
作者
张春艳
机构
[1] 徐州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关键词
法定赔偿; 举证责任; 自由裁量权;
D O I
10.16092/j.cnki.1001-618x.2011.05.019
中图分类号
D923.4 [知识产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确立法定赔偿制度的初衷是为了缓解权利人的举证压力,切实保障权利人的利益。为了防止法定赔偿演变成随意性赔偿,有必要以"填平原则"为基础明确适用法定赔偿时应当参考的因素,规定权利人的举证责任;为了节约司法资源,应当以权利客体为法定赔偿基本计赔单位,辅之以权利数量标准。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论我国知识产权法定赔偿统一规范的建立 [J].
朱启莉 .
唐山学院学报, 2009, 22 (05) :18-21
[2]   论著作权侵权损害法定赔偿额的确定 [J].
张以标 ;
吴卫兵 .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1) :33-40
[3]   法定赔偿在著作权司法适用中的变异 [J].
刘铁光 .
电子知识产权, 2008, (04) :52-55
[4]   论我国知识产权法定赔偿制度的司法适用 [J].
钱玉文 .
社会科学家, 2008, (02) :78-81+85
[5]   知识产权法定赔偿的司法适用 [J].
周晖国 .
知识产权, 2007, (01) :3-10
[6]   论知识产权侵权损害的法定赔偿 [J].
曾玉珊 .
学术研究, 2006, (12) :75-79+147
[7]   论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额的确定 [J].
韩成军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6) :148-151
[10]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研究 [J].
李永明 .
中国法学, 2002, (05) :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