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围子断陷深层气藏类型及成藏模式

被引:17
作者
姜传金 [1 ,2 ]
苍思春 [3 ]
吴杰 [2 ]
机构
[1] 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不详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徐家围子断陷; 火山岩; 深层气; 气藏类型; 成藏模式; 气源对比; 天然气成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隐蔽型天然气藏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复杂,制约了勘探开发工作的进展。为此,依据天然气藏的成因,从勘探开发实用性出发,研究了该区深层气藏类型和成藏模式。结果认为:徐家围子断陷深层主要发育有构造—岩性、岩性—构造、岩性、构造—地层、基岩风化壳等5种气藏类型和上生下储式、自生自储式、下生上储式、幔生上储式等4种成藏模式。另外,根据甲烷碳同位素值、乙烷碳同位素值和干燥系数3方面的天然气成因类型划分结果,认为下白垩统营城组天然气主要分布在煤成气区域,主要来源于下白垩统沙河子组的湖相泥岩和煤层。
引用
收藏
页码:5 / 7+129 +129-13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油气运聚成藏模式 [J].
高兴有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8, (02) :9-11+15
[2]   徐家围子断陷天然气分布规律及其主控因素 [J].
王贵文 ;
惠山 ;
付广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8, (01) :6-9+17
[3]   徐深气田火山岩储层的裂缝特征研究 [J].
舒萍 ;
纪学雁 ;
丁日新 ;
曲延明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8, (01) :13-17
[4]   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气藏勘探新技术 [J].
姜传金 ;
冯肖宇 ;
詹怡捷 ;
张元高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7, (04) :133-137
[5]  
松辽盆地油气田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高瑞祺等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