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汶川地震框架结构震害谈“强柱弱梁”屈服机制的实现

被引:197
作者
叶列平
曲哲
马千里
林旭川
陆新征
潘鹏
机构
[1]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结构工程与振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框架; 震害; 强柱弱梁;
D O I
10.19701/j.jzjg.2008.11.017
中图分类号
TU35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汶川地震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主要震害现象进行了简要分析。重点针对地震中框架结构未出现抗震设计所预期的"强柱弱梁"屈服机制的现象,从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和楼板的影响、可能导致框架梁承载力和刚度增大的原因、造成框架梁端超配筋的原因、影响框架柱承载力发挥的原因,以及结构在大震下受力状态变化和不同受力阶段的梁柱构件的可靠度差异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有关建议,为今后框架结构设计实现"强柱弱梁"屈服机制和规范修订提供了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9+67 +6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论结构抗震的鲁棒性 [J].
叶列平 ;
程光煜 ;
陆新征 ;
冯鹏 .
建筑结构, 2008, (06) :11-15
[2]   中、美规范中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J].
叶列平 ;
宋世研 .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2008, (02) :56-63
[3]   主厂房空间框架中考虑楼板作用的有限元分析 [J].
陈立保 ;
陈明祥 ;
高作平 ;
范振中 ;
吴帆 .
工业建筑, 2005, (S1) :420-422+431
[4]   板筋参与梁端负弯矩承载力问题的探讨 [J].
吴勇 ;
雷汲川 ;
杨红 ;
白绍良 .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2, (03) :33-37
[5]   抗震钢筋混凝土结构承载力级差设计法的实质 [J].
杨红 ;
白绍良 .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0, (S1) :93-101
[6]   填充墙框架房屋抗震设计新方法 [J].
刘建新 .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1997, (02) :29-33
[7]   整浇梁板的框架节点抗震研究 [J].
蒋永生,陈忠范,周绪平,鲁宗悫 .
建筑结构学报, 1994, (06) :11-16
[8]  
现浇楼板对框架结构柱梁强度比的影响研究[A]. 马千里,叶列平,陆新征,马玉虎.汶川地震建筑震害调查与灾后重建分析报告[C]. 2008
[9]  
Building Code Requirements for Structural Concrete (ACI 318-02) and Commentary .2 ACI 318R-02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