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脱贫与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于2010—2017年扶贫经验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被引:31
作者
王怡 [1 ,2 ]
周晓唯 [1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2] 商洛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精准脱贫; 贫困陷阱;
D O I
10.15983/j.cnki.sxss.2018.1122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全面"是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要求,减贫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在归纳分析"小康社会"内涵的基础上,用Holt-Winter非季节模型对未来3年减贫趋势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我国能够在2020年实现消除绝对贫困目标,但减贫的实现程度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与城乡差异,减贫政策表现出了边际递减效应。未来减贫工作会面临贫困的脆弱性导致返贫、区域性贫困聚集以及相对贫困等新问题。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及指标体系要求,针对未来可能面临的新形势,反贫困工作要短期与长期相结合。在短期内要通过精准测量跟踪贫困状态来巩固扶贫成果,重点加强短板指标来突破贫困陷阱;从长期看要通过绩效评估与措施预防来指引最优政策等各项措施来保障精准脱贫,建成一个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全面小康社会。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河北省国家级贫困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统计分析.[D].汤玉环.河北经贸大学.2017, 02
[2]  
边疆民族地区减贫战略研究.[D].吕怀玉.云南大学.2013, 12
[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是补强“短板”.[N].胡鞍钢;.新华日报.2017,
[4]   打赢脱贫攻坚战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J].
刘承礼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7, (06) :12-15
[5]   阿马蒂亚·森经济学思想对西部精准脱贫的启示 [J].
王怡 ;
段凯 .
商洛学院学报, 2017, 31 (05) :91-96
[6]   习近平扶贫思想体系及其丰富内涵 [J].
黄承伟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36 (06) :129-133
[7]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衡量标准与科学内涵 [J].
张占斌 ;
高立菲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2016, (18) :6-16
[8]   “新三步走战略”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J].
韩庆祥 .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5, (10) :9-11
[9]   试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J].
张晖 .
山东社会科学, 2015, (07) :24-29
[10]   2007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 [J].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课题组 ;
李强 ;
李纲 ;
康君 ;
吕庆喆 ;
施凤丹 .
统计研究, 2009, 26 (01) :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