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生态地理分区

被引:3
作者
王玺婧 [1 ]
吴秀芹 [1 ,2 ]
张宇清 [1 ,2 ]
吴斌 [1 ,2 ]
马青 [1 ]
刘博 [1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2] 宁夏盐池荒漠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态地理分区; 荒漠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保育; 干旱区;
D O I
10.16843/j.sswc.2012.05.001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物多样性监测及价值评估研究,采用自上而下逐级划分、专家集成和GIS模型定量结合的方法,依据国际上普遍遵循的生态地理区划原则,将过去研究中各区划方案和相关图件作为分区过程的辅助材料及校正材料,利用各种生态地理因子指标,包括气候指标月平均气温、年均温,与需热性有关的植物生长季积温,水分指标湿润指数及干燥度,植被指标如植被类型、植被区划类型、植物区系类型、动物区系类型等,土壤指标土壤类型、土壤有机质等,地形和地貌特征,进行了中国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生态地理分区。根据相应区划原则和指标体系,荒漠生态系统采用干湿区、自然区和类型区3级区划制。分区过程中遵循综合分析和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主要体现对生物多样性保育的服务,将荒漠生态系统划分为67个类型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中国西北干旱区生态区划 [J].
倪健 ;
郭柯 ;
刘海江 ;
张新时 .
植物生态学报, 2005, (02) :175-184
[2]   中国生物地理区划研究 [J].
解焱 ;
李典谟 ;
John MacKinnon .
生态学报, 2002, (10) :1599-1615
[3]   我国荒漠化现状、成因与防治对策 [J].
董光荣 ;
吴波 ;
慈龙骏 ;
周欢水 ;
卢琦 ;
罗斌 .
中国沙漠, 1999, (04) :22-36
[4]   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地理区划 [J].
倪健 ;
陈仲新 ;
董鸣 ;
陈旭东 ;
张新时 .
植物学报, 1998, (04) :83-95
[5]   中国荒漠化气候类型划分与潜在发生范围的确定 [J].
慈龙骏 ;
吴波 .
中国沙漠, 1997, (02) :3-7
[6]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演化与分异 [J].
郑度 ;
李炳元 .
地理研究, 1990, (02) :1-10
[7]   中国农业气候区划再论 [J].
丘宝剑 .
地理学报, 1983, (02) :154-162
[8]   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的一个新方案 [J].
赵松乔 .
地理学报, 1983, (01) :1-10
[9]   中国景观区划初步研究 [J].
李万 .
地理科学, 1982, (04) :358-367+397
[10]   论中国植物区系的分区问题 [J].
吴征镒 .
云南植物研究, 1979, (01)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