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恢复东湖水生生态系统途径初探
被引:2
作者:

许均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新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机构:
[1]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武汉
[3] 武汉
来源:
关键词:
东湖;
水生生态系统;
恢复;
D O I:
10.14188/j.ajsh.2003.03.006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借鉴国内外其他湖泊的治理经验 ,讨论了如何恢复东湖水生生态系统的一些途径 ,其中探讨了①物理方法 :截污 ,清淤与引水冲污 ;②化学方法 :化学除磷与抑藻或杀藻 ;③生物方法 :用生物量输出氮磷与用生物方法对小型浮游藻类进行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美国湖泊富营养化的研究和治理
[J].
李小平
.
自然杂志,
2002, (02)
:63-68

李小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三爱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博士
[3]
西湖浮游植物的演替及富营养化治理措施的生态效应
[J].
吴洁
;
虞左明
.
中国环境科学,
2001, (06)
:61-65

吴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虞左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4]
水体的富营养化及其治理
[J].
张伟
;
杨秀山
.
生物学通报,
2001, (11)
:20-22

张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

杨秀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
[5]
固定化氮循环细菌技术治理湖泊富营养化
[J].
李正魁
;
濮培民
.
江苏农业学报,
2000, (04)
:252-252

李正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利用研究所!南京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6]
揭开武汉东湖蓝藻水华消失之谜
[J].
刘建康
;
谢平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9, (03)
:85-92

刘建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7]
环境条件对水网藻(Hydrodictyon reticulatum)生长的影响
[J].
王朝晖
;
骆育敏
;
江天久
;
林秋奇
;
杞桑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3)
:90-94

王朝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暨南大学水生态科学研究所

骆育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暨南大学水生态科学研究所

江天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暨南大学水生态科学研究所

林秋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暨南大学水生态科学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8]
利用大型围隔研究沉水植被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J].
戴莽
;
倪乐意
;
谢平
;
王建
;
高村典子
.
水生生物学报,
1999, (02)
:97-101

戴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高村典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
[9]
武汉东湖的污染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J].
张良轶
;
韦进宝
.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6)
:2-5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10]
湖泊放养渔业对我国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
[J].
张国华
;
曹文宣
;
陈宜瑜
.
水生生物学报,
1997, (03)
:271-280

张国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宜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