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16
作者:
王跃龙
[1
]
谢莉
[2
]
钱林学
[1
]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超声科
[2] 北京市德明医院内科
来源:
关键词:
普罗布考片;
阿托伐他汀片;
急性脑梗死;
超敏C反应蛋白;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2;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究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普罗布考片,4片/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相关生化指标、血脂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两组血清脂联素比治疗前增加,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斑块面积和内膜中膜厚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两个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72 / 1375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