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地区塿土诊断层的形成过程及意义探讨

被引:13
作者
庞奖励
黄春长
查小春
张旭
周志翔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塿土; 诊断层; 成土年龄; 人类活动; 关中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1.9 [土壤分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通过对关中地区塿土剖面的多角度剖析,试图阐明此类土壤诊断层的形成过程及意义。【方法】根据野外考察和室内试验资料,对土壤剖面从诊断层划分、微形态特征、剖面构造空间变异、成土年龄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对比。【结果】Bt层形成于8500~3100aB.P.,BC层在3100~2000aB.P.,Ap层在2000~0aB.P.;BC层在理化性质、结构构造、微形态等方面与马兰黄土十分相似,而与Ap层和Bt层有显著的差异,Ap层与马兰黄土的相似性系数R1在0.8105~0.8951,Bt层的R1为0.6718,而BC层的R1在0.9051~0.9352。【结论】塿土具有Ap1-Ap2-Bc-Bt-Bk-C剖面构造,复合剖面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环境变化引起成土强度发生变化的结果;Ap层是2000a以来人类施加土粪、农业耕作和粉尘堆积同时作用的综合产物,其特征主要受到人类活动强度和方式的控制,Bc层是3100~2000aB.P.期间风尘自然堆积的产物,成土强度较弱;Bt是全新世大暖期的自然产物。
引用
收藏
页码:1064 / 107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Holocene colluvia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racing human-induced soil erosion and redeposition on the piedmont loess lands of the Qinling Mountains; northern China.[J].Chun Chang Huang;Yaofeng Jia;Jiangli Pang;Xiaochun Zha;Hongxia Su.Geoderma.2006, 3
[3]   秦、西汉时期关中农业发展的地域差异 [J].
王勇 .
史学月刊, 2004, (08) :14-19
[4]   陕西关中地区塿土在系统分类中的归属 [J].
闫湘 ;
常庆瑞 ;
潘靖平 .
土壤, 2004, (03) :318-322+330
[5]   黄土高原全新世黄土-古土壤演替及气候演变的再研讨 [J].
唐克丽 ;
贺秀斌 .
第四纪研究, 2004, (02) :129-139+245
[6]   渭河流域先周—西周时代环境和水土资源退化及其社会影响 [J].
黄春长 ;
庞奖励 ;
陈宝群 ;
周群英 ;
毛龙江 ;
李平华 .
第四纪研究, 2003, (04) :404-414
[7]   我国沙尘暴发生成因及其防御策略 [J].
路明 .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04) :440-446+467
[8]   关于塿土分类地位的讨论 [J].
常庆瑞 ;
阎湘 ;
雷梅 ;
高亚军 ;
崔英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3) :48-52
[9]   土壤分类研究的进展 [J].
席承藩 .
干旱区研究 , 1986, (04) :26-38
[10]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初拟 [J].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分类课题组 .
土壤, 1985, (06) :29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