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稻品系幼苗对砷(As)的耐性、吸收及转运

被引:21
作者
刘志彦 [1 ]
陈桂珠 [1 ]
田耀武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品系; 砷(As); 杂交稻; 常规稻; 糯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琼脂培养基模拟水稻生长的厌氧环境,研究了As对不同水稻品系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As在其体内的积累及转运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浓度(0~4.0mg/L)的As对供试水稻品系根部干物质积累无显著影响(P>0.05)。杂交稻与糯稻的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随基质中As浓度的增加呈减小趋势,但低剂量的As(0.5mg/L)促进常规稻的生长。水稻地上部的As积累量随基质中As浓度的升高总体均呈增加趋势。水稻根系对As具有较强的吸收与累积能力。水稻根部As的积累量为156.31~504.03mg/kg,占总As含量的63.40~81.90%,远远高于其地上部As的积累量。相比于其它两个品系,糯稻的生物量积累高,耐性指数较大,根部及地上部对As的积累量较低,因此更适合种植在As污染土壤。
引用
收藏
页码:3228 / 323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超级杂交稻与常规稻剑叶维管组织结构比较研究 [J].
刘宇锋 ;
萧浪涛 ;
童建华 ;
刘清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07) :151-155
[2]   不同淹涝胁迫强度对杂交稻和常规稻农艺性状和生化特性的影响 [J].
陈永华 ;
赵森 ;
严钦泉 ;
肖国樱 .
中国水稻科学, 2006, (05) :512-516
[3]   苗期水稻吸收和转运砷的基因型差异研究 [J].
刘文菊 ;
胡莹 ;
毕淑芹 ;
李玉敏 ;
朱永官 ;
刘向辉 .
中国农学通报 , 2006, (06) :356-360
[4]   北方杂交稻与常规稻籽粒灌浆特性的比较 [J].
王建林 ;
徐正进 ;
马殿荣 .
中国水稻科学, 2004, (05) :51-56
[5]   模拟酸雨对杂交稻常规稻野生稻影响的研究 [J].
黎华寿 ;
聂呈荣 ;
胡永刚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2) :284-287
[6]   砷污染对水稻的影响及其转化措施 [J].
邵汉池 ;
陈俊义 ;
沈丹锋 .
上海农业科技, 2002, (01) :81-81
[7]   砂壤水稻土添加砷对水稻生长发育和残留的研究 [J].
康立娟 ;
李香丹 ;
刘景华 ;
张秀燕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96, (03) :62-65
[8]   土壤环境中的砷及其生态效应 [J].
张国祥,杨居荣,华珞 .
土壤, 1996, (02) :64-68
[9]   砷(As)在整株水稻各部位的分布研究 [J].
崔瑞平 .
贵州环保科技, 1995, (04) :31-32
[10]   砷对水稻生长和残留影响的试验研究 [J].
杜道灯 ;
李应学 ;
戴碧琼 ;
周毅 .
环境科学与技术, 1987, (03) :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