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淹涝胁迫强度对杂交稻和常规稻农艺性状和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28
作者
陈永华 [1 ]
赵森 [2 ]
严钦泉 [1 ]
肖国樱 [2 ]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2]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杂交稻; 常规稻; 淹涝胁迫; 农艺性状; 生化特性;
D O I
10.16819/j.1001-7216.2006.05.010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分蘖期对目前湖南省普遍栽培的16个杂交稻和常规稻品种进行不同淹涝强度处理,测定了淹涝胁迫处理对杂交稻和常规稻的农艺性状、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叶片相对受害率的高低表明杂交稻的耐淹涝能力明显强于常规稻。2)随着淹涝天数的增加,杂交稻和常规稻的株高都呈现出低-高-低变化规律,杂交稻出现最高株高的天数在处理4d后,常规稻在处理2d后。3)随着淹涝天数的增加,杂交稻和常规稻的始穗期推迟的天数都增加,杂交稻始穗期推迟的天数幅度小于常规稻。4)随着淹涝天数的增加,有效穗、实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都降低,杂交稻下降的幅度小于常规稻。5)随着淹涝天数的增加,杂交稻相对电导率上升的幅度小于常规稻;在杂交稻中,丙二醛含量逐步上升,常规稻表现为先升高后急剧降低的变化趋势;杂交稻脯氨酸含量上升的趋势大于常规稻。杂交稻耐淹涝胁迫的能力强于常规稻。
引用
收藏
页码:512 / 51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水稻耐淹涝的研究进展 [J].
陈永华 ;
严钦泉 ;
肖国樱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12) :151-153+159
[2]   水稻特定位颖花结实率作为孕穗开花期耐冷性鉴定指标 [J].
徐福荣 ;
余腾琼 ;
严红梅 ;
汤翠凤 ;
叶昌荣 ;
梁斌 ;
戴陆园 .
中国水稻科学, 2005, (05) :411-416
[3]   低温对水稻不同耐冷品种幼苗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J].
王国莉 ;
郭振飞 .
中国水稻科学, 2005, (04) :381-383
[4]   水稻灌浆期耐热性近等基因系的选育研究 [J].
张宏玉 ;
黄英金 ;
王德煌 ;
漆映雪 ;
钟平安 ;
李桂花 ;
刘凯 ;
况慧云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6) :847-853
[5]   中国近50年洪涝灾害灾情分析 [J].
李茂松 ;
李森 ;
李育慧 .
中国农业气象, 2004, (01) :40-43
[6]   杂交稻与常规稻对涝渍环境适应能力的比较研究 [J].
李阳生 ;
李绍清 ;
李达模 ;
李振声 .
中国水稻科学, 2002, (01) :46-52
[7]   超氧化物歧化酶与植物抗逆性 [J].
覃鹏 ;
刘飞虎 ;
梁雪妮 .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2, (01) :31-34
[8]   水稻涝害生理及其与水稻生产的关系 [J].
夏石头 ;
彭克勤 ;
曾可 .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0, (06) :581-588
[9]   猕猴桃衰老中膜脂过氧化指标-丙二醛的研究 [J].
高丽萍 ;
夏涛 ;
张鹤英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2) :154-156
[10]   质膜透性与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评价甘蔗品种抗旱性初探 [J].
文建成 ;
陈学宽 ;
符菊芬 ;
范源洪 ;
高玉蓉 ;
夏红明 .
甘蔗, 1998, (03)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