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学”教学法之百年演进述评

被引:32
作者
屠锦红 [1 ,2 ]
李如密 [1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2] 宿迁学院教育系
关键词
“做中学”教学法; 百年演进; 价值; 实践困境;
D O I
10.19877/j.cnki.kcjcjf.2014.04.017
中图分类号
G424 [教学法和教学组织];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回顾近百年的中国教学法历史,"做中学"教学法是极为重要的一个范型。它一直以或明或暗的方式影响着近百年来中国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做中学"教学法在中国近百年的演进历程可以概括为:引介与改造→批判与异化→重估与更新。反思"做中学"教学法"一波三折"的命运,可以窥见我国教学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审视"做中学"教学法的价值,有助于我们在学理上辨清这一教学法的可为与难为之处;而透析来自教学实践对"做中学"教学法的诸多重要诘问,则会让我们进一步认清这一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困境。辩证地看待"做中学"教学法的价值及其限度,并于实践中审慎运用它,是我们对待这一教学法的基本态度。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应该尽力尽责总结经验教训——评“十年课改:超越成败与否的简单评价” [J].
王策三 .
教育科学研究, 2013, (06) :5-19
[2]   大班额“有效教学”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视域 [J].
屠锦红 ;
潘洪建 .
课程·教材·教法, 2011, 31 (11) :30-35
[3]   教科书知识类型、性质与有效教学方式建构——以语文学科为例 [J].
屠锦红 .
中国教育学刊, 2011, (10) :53-56
[4]   论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基本差异 [J].
熊川武 ;
江玲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4, (05) :19-22+45
[5]   重新评价杜威“做中学”教学原则 [J].
赵正 .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 (03) :143-146
[6]   略论杜威“从做中学”教育思想的合理因素 [J].
张见新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 (05) :72-73+35
[7]   对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几点认识 [J].
罗明 .
师范教育, 1991, (09) :17-19
[8]   “从做中学”应予以重新评价 [J].
陈炳文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 (03) :113-119
[9]   实事求是地评价杜威的教育理论 [J].
夏之莲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83, (05) :81-87
[10]   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初步批判 [J].
徐远煐 .
安徽史学通讯, 1958, (06) :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