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城市化下“转型社区”空间改造的障碍——广州、深圳案例

被引:35
作者
刘宣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转型社区; 改造障碍; 土地产权; 使用主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城中村在土地利用、建设景观、规划管理、社区文化等方面均表现出强烈的城乡差异及矛盾。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采取了"转制"的措施来消除"城中村"的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了兼具城市与乡村社区特征的"转型社区",———人口由农民转为市民、土地由集体所有转为国有、经济由集体经济转为股份公司、管理由村委会转居委会———其空间改造也提上日程。从"转型社区"的土地利用问题出发,介绍目前常用的"转型社区"改造模式,并分别从"转型社区"内土地产权和使用主体分析转制后依然存在甚至加剧的改造障碍。研究认为,土地的伪国有化定义下的不完全产权、土地非法与合法混杂导致的用地破碎化和现有利益格局下各土地利用主体的成本与收益失衡导致"转型社区"内公共设施缺乏、土地价值过低且被过度利用的状态难以改变。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对"转型社区"改造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693 / 70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管制之外的“管制”:城中村非正规部门的空间集聚与生存状态——以广州市下渡村为例 [J].
薛德升 ;
黄耿志 .
地理研究, 2008, (06) :1390-1398+1484
[2]   快速城市化下“转型社区”的社区转型研究 [J].
李志刚 ;
于涛方 ;
魏立华 ;
张敏 .
城市发展研究, 2007, (05) :84-90
[3]   深圳城中村改造的城市社会学视野分析 [J].
马航 .
城市规划, 2007, (01) :26-32
[5]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 [J].
陈利根 ;
丁火平 ;
梁亚荣 .
经济体制改革, 2006, (04) :27-30
[6]   城中村“景观”问题的社会学思考 [J].
蓝宇蕴 ;
郭志坚 .
学术研究, 2006, (05) :83-87+148
[7]   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城市非正式移民聚居区——“城中村”的形成与演进——以珠江三角洲诸城市为例 [J].
魏立华 ;
阎小培 .
管理世界, 2005, (08) :48-57
[8]   快速城市化地区城乡关系协调研究——以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为例 [J].
闫小培 ;
魏立华 ;
周锐波 .
城市规划, 2004, (03) :30-38
[9]   莲坂流动人口聚居地社会状况调查 [J].
杨春 .
城市规划, 2003, (11) :65-69
[10]   珠江三角洲富裕农村地区的“主观剩余劳动力”问题研究——广州市海珠区瑞宝村个案 [J].
郑慧华 ;
肖美平 .
青年研究, 2002, (05) :19-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