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缘峡谷及其含油性

被引:7
作者
姜在兴
杨伟利
于雯泉
王卫红
李守军
李丕龙
张善文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石油管理局北京,广东广州,山东青岛,山东东营,山东东营,山东东营,山东东营
关键词
湖缘峡谷; 断陷湖盆; 陡坡带; 控盆断层; 洪水侵蚀; 含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陆相断陷湖盆陡坡带,控盆断裂的剧烈活动导致在相对较短时期内形成盆地的快速沉降,与湖盆边缘地形形成巨大高差。沿此边缘,经过早期阵发性洪水及河流的强烈下蚀,并不断向源侵蚀,在古断面上形成宽达数km,深达上km的深切谷,称之为湖缘峡谷。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的Y921峡谷即为湖缘峡谷,其现今形态为长7000m、宽3500m、深3500m、剖面呈“U”型的特征。古构造及古生物分析认为,在古新世至渐新世时期,陈南断层剧烈活动,使断层两侧形成较大的高差,在干旱、阵发性洪水侵蚀下逐渐形成Y921峡谷,并在其底部形成侵蚀面。孢粉分析认为,仅沙四上段沉积时期就有近1000m的高差。后期,随湖平面上升,峡谷逐渐充填了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三段和部分二段地层,主要为辫状河粗碎屑砂砾岩、扇三角洲相交错层理砂岩和滨浅湖相泥岩、粉砂岩。这种峡谷的特点是短、宽、深,其充填模式主要为辫状河-扇三角洲-湖泊相沉积体系。由于峡谷前缘为深湖相泥岩作为生油岩,陈南断层和峡谷内的冲刷面作为油气运移通道,峡谷内砂砾岩作为储层,因此在峡谷内形成了多种非构造油气藏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86 / 19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泌阳凹陷北坡下切谷—低位扇沉积体系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J].
杨道庆 ;
邱荣华 ;
赵追 ;
姜在兴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2, (05) :485-490
[2]   断陷湖盆陡坡带碎屑流沉积单元的沉积序列和储集特征——以东营凹陷永安地区为例 [J].
董冬 .
沉积学报, 1999, (04) :69-74
[3]   雅鲁藏布大峡谷地质成因 [J].
季建清 ;
钟大赉 ;
丁林 ;
张进江 ;
杨逸畴 .
地学前缘, 1999, (04) :231-235
[4]   徒步穿越考察世界第一大峡谷最新成果 [J].
杨逸畴 .
山地学报, 1999, (03) :9-15
[5]   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科学考察新进展 [J].
张文敬 ;
高登义 .
山地学报, 1999, (02) :4-8
[6]   渤海湾盆地早第三纪构造样式的演化 [J].
戴俊生 ;
陆克政 ;
漆家福 ;
陈书平 .
石油学报, 1998, (04) :27-31+4-5
[7]   一种沿深水箕状谷纵向搬运的重力流沉积 [J].
姜在兴 ;
赵徵林 ;
刘孟慧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1988, (02) :106-116
[8]  
东营凹陷储集体与油气分布[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李丕龙等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