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蓝闪石片岩带的一般特征及其分布

被引:66
作者
董申保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关键词
蓝片岩; 俯冲作用; 克拉通; 角闪石; 蓝闪石片岩; 稳定地块; 链状硅酸盐矿物; 蓝闪石; 单斜闪石; 绿片岩相; 变质作用; 地质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蓝闪石片岩相可依据其温度划分为蓝闪石-硬柱石和蓝闪石-绿片岩相区,并与一些变质相组成不同相系。中国蓝闪石片岩带根据其平均温度-压力梯度和构造地质环境可分为:(1)元古代克拉通内蓝闪石片岩带;(2)加里东期克拉通内裂谷型蓝闪石片岩带;(3)古生代中国陆台北缘蓝闪石片岩带;(4)中新生代与俯冲作用有关的蓝闪石片岩带。蓝闪石变质作用的形成和演化与构造地质环境有关。中国蓝闪石片岩带大部分形成于硅铝壳环境,从陆壳开始裂开,直至出现洋壳。这一演化与地壳内热流变化格局有关,形成机理不属于均变论的观点。
引用
收藏
页码:273 / 28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内蒙古温都尔庙群高压变质带中几个标型矿物特征 [J].
颜竹筠 ;
唐克东 .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84, (03) :179-194
[2]   澜沧江变质带南段蓝闪石片岩特征 [J].
周维全 ;
林文信 .
中国区域地质, 1982, (02) :76-85
[3]   东秦岭和北祁连山的蓝闪片岩 [J].
吴汉泉 .
地质学报, 1980, (03) :195-207+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