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市空中云水资源分布及人工增雨潜力研究

被引:18
作者
代娟
黄建华
王华荣
汤阳
机构
[1] 湖北省襄樊市气象局
关键词
云水资源; 自然降水产出率; 增雨潜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81 [人工降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襄樊市各县(市)1978—2007年地面水汽压和降水资料,计算分析了该市空中云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状况,并对其人工增雨潜力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襄樊市年大气可降水量随年代递增呈微弱增多趋势,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头7年分别比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增加19cm、22cm;空中水汽含量月季变化明显,7月最大,8月次之,1月最少;空中水汽含量四季分配不均,夏季远大于冬季,秋季略高于春季;各地自然降水产出率,2月、11月较大,夏季和冬季的12月份较小,7月份最小;增雨潜力四季变化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夏季最大,大多在78%以上,秋季9、10月次之,大部在75%以上,冬季2月、11月最小,大部在72%以下;地理分布上,增雨潜力是南部大于北部。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河南省春季层状云系降水的空中水资源特征分析
    邵洋
    郑国光
    [J]. 气象, 2007, (07) : 22 - 32
  • [2] 湖北省空中水资源分析
    向华
    周月华
    王海军
    [J]. 暴雨灾害, 2007, (02) : 134 - 138
  • [3] 祁连山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益预测与评估
    王静
    尉元明
    郭铌
    张凯
    王小平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3) : 463 - 470
  • [4] 大庆市云水资源开发潜力估算
    刘玉梅
    [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6, (02) : 59 - 61
  • [5] 辽宁云水资源分布特征及开发潜力分析
    周德平
    宫福久
    张淑杰
    班显秀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5) : 644 - 650+799
  • [6] 关于人工增雨的一些国内外概况
    吴兑
    [J]. 广东气象, 2005, (01) : 25 - 29
  • [7] 用地面湿度参量计算我国整层大气可降水量及有效水汽含量方法的研究
    杨景梅
    邱金桓
    不详
    [J]. 大气科学 , 2002, (01) : 9 - 22
  • [8] 旱灾、天空水资源开发及人工降水研究
    王昂生
    黄美元
    [J]. 地球科学进展, 1990, (03) : 58 - 62
  • [9] 人工影响天气优化技术研究[M]. 气象出版社 , 张存,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