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增强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定量研究

被引:107
作者
张敏鸣
周华
邹煜
机构
[1]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关键词
硬币病变,肺;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图像增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816.4 [胸部及呼吸系];
学科分类号
1001 ; 100105 ; 100207 ; 100602 ;
摘要
目的 利用动态对比增强功能CT评价孤立性肺结节 (SPNs) ,并探讨该方法在肺部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80例患有无钙化的SPNs (直径≤ 30mm)的患者进行动态增强CT扫描。评价SPNs的时间 密度曲线 (T DC)模式 ;记录其增强前密度值、增强峰值 (PH)、SPN与主动脉PH值的比值 (S/A)以及SPNs的强化模式 ;计算SPNs的灌注值。结果 恶性、良性及炎性结节显示了不同的T DC模式。恶性和炎性结节的PH (P <0 0 0 0 1;P <0 0 0 0 1)和S/A比值(χ2 =32 6 2 ,P <0 0 0 0 1;χ2 =15 4 6 ,P <0 0 0 0 1)显著高于良性结节 ;而恶性和炎性结节之间的PH(P =0 96 )和S/A (χ2 =0 35 ,P =0 5 5 )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炎性结节增强前密度低于恶性结节(P <0 0 5 )。恶性和炎性结节的灌注值均高于良性结节 (P <0 0 0 1,P <0 0 1) ,而恶性结节与炎性结节灌注值之间的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 (P =0 6 3)。结论 动态对比增强功能CT提供了SPNs血流模式的定量信息 ,并可用于无创性地诊断和评价孤立性肺结节。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肺癌MRI动态增强模式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J].
邹煜 ;
张敏鸣 ;
王丽君 ;
商德胜 ;
汪启东 .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3, (12) :94-99
[2]   孤立性肺结节动态增强MRI的定量研究 [J].
张敏鸣 ;
邹煜 ;
商德胜 ;
汪启东 .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2, (07) :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