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风险社会的治理文明:观念、制度与技术

被引:11
作者
朱正威
吴佳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风险社会; 治理理念; 制度变迁; 技术逻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给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治理体系带来了系统性的冲击。这些冲击超越了财富分配逻辑与传统科层管理思维,并以跨越民主和威权对立的方式赋予政治分野新的内涵。建构适应风险社会的治理文明,需要在风险生产、演化及其防控的意义上重新审视治理体系中的观念、制度与技术。作为现代化的自反性后果,风险的系统效应也推动了公共性的跨边界生长,使得发展与安全相伴相生,以"一体两面"的关系推动着治理理念的演进。在总体安全框架下实现有效制度供给,需要真正建构起迅速回应风险社会治理需求的整体性应急管理体系。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进展,如何实现技术理性与政治逻辑的良性互构,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高度关注的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理解公共行政的新维度:政府与社会的互动 [J].
竺乾威 .
中国行政管理, 2020, (03) :45-51
[2]   中国应急管理的理念重塑与制度变革——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与应急管理机构改革的探讨 [J].
朱正威 ;
吴佳 .
中国行政管理, 2019, (06) :130-134
[3]   论公共性的生成及其发展走向 [J].
张康之 .
青海社会科学, 2018, (03) :1-12
[4]   从科层制管理走向网络型治理——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路径 [J].
童星 .
学术月刊, 2015, 47 (10) :109-116
[5]   城市发展周期与特大型城市风险的系统治理 [J].
李友梅 .
探索与争鸣, 2015, (03) :19-20
[6]   公共安全体系建构需树立“总体公共安全观” [J].
余潇枫 .
探索与争鸣, 2014, (08) :15-17
[7]   风险社会与中国——与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的对话 [J].
贝克 ;
邓正来 ;
沈国麟 .
社会学研究, 2010, 25 (05) :208-231+246
[8]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 亨廷顿 (Huntington, 2008
[9]  
风险社会[M]. 译林出版社 , (德)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著, 2004
[10]  
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M]. 学林出版社 , (美)彼德·布劳(PeterM.Blau),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