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绿化带植物配置对空气颗粒物的净化效益

被引:92
作者
殷杉 [1 ]
蔡静萍 [2 ]
陈丽萍 [2 ]
申哲民 [1 ]
邹晓东 [1 ]
吴旦 [1 ]
王文华 [1 ]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上海市浦东新区环保局园林绿化处
关键词
总悬浮颗粒物(TSP); 绿地; 郁闭度; 疏透度; 净化效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交通绿化带有显著的净化街道空气的环境效益。通过对上海浦东某交通干道旁侧绿化带不同季节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定量研究了绿化带对TSP的净化效益;同时对研究区域内植物的配置情况用郁闭度和疏透度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与TSP的净化效益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交通绿化带对由机动车引起的TSP污染有明显的净化作用,其中夏、秋季净化百分率较高,春、冬季较低;为达到较高的TSP净化效益,交通绿化带宽度应不小于5m,最佳为10m,采用先灌后乔的配置方式,并更多的选用常绿树种;绿地对TSP的净化百分率同植物群落的郁闭度成正相关,同疏透度成负相关关系;绿地内植物郁闭度的最佳范围为0.70~0.85,疏透度的最佳范围为0.25~0.33。研究结果可为评价现有交通绿化带植物配置情况和日后的城市绿地规划和建设提供技术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590 / 459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城市工业区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计量评价——以武汉钢铁公司厂区绿地为例 [J].
陈芳 ;
周志翔 ;
肖荣波 ;
王鹏程 ;
李海防 ;
郭尔祥 .
生态学报, 2006, (07) :2229-2236
[2]   武钢厂区绿地景观类型空间结构及滞尘效应 [J].
周志翔 ;
邵天一 ;
王鹏程 ;
高翅 ;
徐永荣 ;
郭尔祥 ;
徐隆辉 ;
叶贞清 ;
彭行梅 ;
于春杰 .
生态学报, 2002, (12) :2036-2040
[3]   林带疏透度数字化测度方法的改进及其应用研究 [J].
关文彬 ;
李春平 ;
李世锋 ;
范志平 ;
谢春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6) :651-657
[4]   城市街口规划设计与城市空气环境的关系 [J].
钟珂 ;
亢燕铭 ;
王翠萍 .
中国环境科学, 2001, (05) :77-80
[5]   绿量——城市绿化评估的新概念 [J].
刘立民 ;
刘明 .
中国园林, 2000, (05) :32-34
[6]   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扩散模式 [J].
谢绍东 ;
张远航 ;
唐孝炎 .
环境科学, 1999, (01) :105-110
[7]   北京城市居住区绿地的滞尘效益 [J].
张新献 ;
古润泽 ;
陈自新 ;
李延明 ;
韩丽莉 ;
李辉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7, (04) :14-19
[8]  
Air pollution removal by urban trees and shrubs in the United States.[J].David J. Nowak;Daniel E. Crane;Jack C. Stevens.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2006, 3
[9]  
The socio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of Santiago de Chile's public urban forests.[J].Francisco J. Escobedo;David J. Nowak;John E. Wagner;Carmen Luz De la Maza;Manuel Rodríguez;Daniel E. Crane;Jaime Hernández.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2006, 3
[10]   Pedestrian exposure to air pollution along a major road in Central London, UK [J].
Kaur, S ;
Nieuwenhuijsen, MJ ;
Colvile, RN .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05, 39 (38) :7307-7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