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周边产业形成动因及结构的实证研究——以同济大学周边产业群落为例

被引:9
作者
潘海啸
卢源
机构
[1]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
关键词
大学; 产业; 群落; 公共; 投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城市中心均质化的趋势使依赖基础设施投入拉动中心区发展的公共投资导向逐渐受到“效益递减规律”的挑战。同济大学周边地区产业及其所形成的群落结构的发展具有自发、自主的典型特征,提供了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新模式。论文旨在通过对该产业群落自身发展特征和其与环境母体之间多方面、多层次联系的研究,探讨以城市中心区空间要素而不是公共投资为指向的城市中心区产业的特点,并且探讨促进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和中心区产业健康发展的导向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产业集群内涵与中国培育产业集群的战略思路 [J].
厉无畏 .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2003, (04) :2-5
[2]   高新技术产业群落的生命特性 [J].
周庞 ;
曹磊 ;
王晓凤 ;
赵晖 .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2002, (03) :40-43
[3]   加入WTO后我国地区产业调控机制和模式的转型研究——兼论区域产业群落理论和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的替代关系 [J].
沈玉芳 ;
张超 .
世界地理研究, 2002, (01) :15-23
[4]   都市区高速公路对近域城镇发展影响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J].
潘海啸 ;
粟亚娟 .
城市规划汇刊, 2000, (05) :44-50+80
[5]   轨道交通建设与都市发展附视频 [J].
潘海啸 ;
惠英 .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1999, (01) :15-20+40
[6]   中小企业与经济活力 [J].
王延中 .
中国工业经济, 1995, (10) :30-36
[7]  
经济社会学[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朱国宏主编,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