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胚性愈伤组织发生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9
作者
明凤
李文雄
胡尚连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
[2] 不详
[3]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关键词
小麦; 胚性愈伤组织; 基因型; 外植体; 培养基;
D O I
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00.01.001
中图分类号
S512.10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率、生长率及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率的基因型效应有显著差别。供试的 5个基因型中 ,愈伤组织诱导率基因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诱导率大小顺序为 :辽 10>774 2 >Roblin>7757>新克旱 9。以成熟胚为外植体的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率 ,辽 10为 78% ,774 2为 10 % ,新克旱 9为 0 %。外植体与基因型共同作用影响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率 ,774 2两种外植体(成熟胚与幼穗 ) ,都有胚性愈伤组织发生。但不同外植体发生率不同 ,成熟胚为 10 % ,幼穗为 1%。而新克旱 9两种外植体均无胚性愈伤组织发生 ,并有褐化愈伤组织 (褐化率分别为 6 9.50 %和53.70 % )。培养基不同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率也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裸燕麦幼穗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技术 [J].
范银燕,崔林 .
山西农业科学, 1996, (01) :14-17
[2]   小麦幼穗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作用 [J].
李雪梅 ;
刘熔山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4, (04) :255-260
[3]   小麦幼胚培养中的体细胞胚胎发生 [J].
叶新荣 ;
余毓君 .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0, (01) :75-78
[4]   小麦幼穗离体培养的研究——不同基因型的反应 [J].
曾寒冰 ;
李文雄 .
东北农学院学报, 1989, (03) :205-210
[5]   供育种用的小麦未成熟胚离体培养技术研究 [J].
梁竹青 ;
高明尉 ;
成雄鹰 .
作物学报, 1988, (02) :137-142
[6]  
Factors affecting the establishment and maintenance of embryogenic callus and suspension cultures of wheat ( Triticum aestivum L.)[J] . John P. Fellers,Arron C. Guenzi,Charles M. Taliaferro.Plant Cell Reports . 1995 (3)
[7]  
Wheat protoplast culture: embryogenic colony formation from protoplasts[J] . Yasuyuki Hayashi,Ko Shimamoto.Plant Cell Reports . 1988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