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蚀地貌形态与过程研究进展

被引:12
作者
王帅 [1 ,2 ]
哈斯 [2 ]
机构
[1]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
[2]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沙漠研究中心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风蚀地貌; 地貌学; 发育过程; 综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31.3 [沙漠地貌学、干燥地貌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辨析了雅丹、风蚀坑等主要风蚀地貌的概念,雅丹是典型的风蚀正地貌形态,通过回顾雅丹地貌形态与过程的研究历史与进展,发现目前对其发育过程的认识尚不清楚,并且只关注了对残存土墩的观测和分析,没有充分重视凹槽的形态动力学过程;风蚀坑是典型的风蚀负地貌形态,特别是草原景观转变为沙地景观的临界阈现象,目前已经对独立风蚀坑的形态、气流特征、沉积物粒度以及植被演替过程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但由于风蚀坑形态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由单因素观测转向综合分析其形态动力学过程。认为对风蚀过程机理及其模拟的研究中,在利用风洞模拟实验、野外观测等手段对风蚀过程微观尺度进行研究的同时,也需要加强通过遥感和GIS手段从景观尺度对风蚀地貌发展变化过程进行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 [1] 呼伦贝尔沙质草原区域风况与风蚀坑形态特征
    王帅
    哈斯
    [J]. 水土保持研究, 2008, (03) : 74 - 76+80
  • [2] 呼伦贝尔沙质草原风蚀坑积沙区的植被分带性
    张萍
    哈斯
    王帅
    张素红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2) : 237 - 244
  • [3] 呼伦贝尔沙质草原碟形风蚀坑表面气流及其意义
    王帅
    哈斯
    张军
    张萍
    [J]. 中国沙漠, 2007, (05) : 745 - 749
  • [4] 西北干旱区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与趋势
    任朝霞
    杨达源
    [J].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7, (01) : 99 - 102
  • [5] 呼伦贝尔沙质草原风蚀坑研究(Ⅳ):人类活动的影响
    张德平
    王效科
    孙宏伟
    冯宗炜
    [J]. 中国沙漠, 2007, (02) : 214 - 220
  • [6] 呼伦贝尔沙质草原风蚀坑研究(Ⅱ):发育过程[J]. 张德平,孙宏伟,王效科,冯宗炜.中国沙漠. 2007(01)
  • [7] 呼伦贝尔沙质草原风蚀坑研究(Ⅲ):微地貌和土层的影响[J]. 张德平,王效科,胡日乐,冯宗炜.中国沙漠. 2007(01)
  • [8] 呼伦贝尔沙质草原风蚀坑研究(1)——形态、分类、研究意义
    张德平
    王效科
    哈斯
    孙宏伟
    赵家明
    刘秀
    冯宗炜
    [J]. 中国沙漠, 2006, (06) : 894 - 902+1052
  • [9] 中国沙漠科学的五十年
    王涛
    赵哈林
    [J]. 中国沙漠, 2005, (02) : 3 - 23
  • [10] 第四纪风沙环境证据的研究进展
    鲁瑞洁
    哈斯
    岳兴玲
    陈原
    [J].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03) : 82 -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