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沙质草原风蚀坑积沙区的植被分带性

被引:13
作者
张萍
哈斯
王帅
张素红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风蚀坑; 积沙区形态; 植被分带性; 呼伦贝尔草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呼伦贝尔沙质草原现代风蚀坑主要包括平缓草地的简单风蚀坑、复合风蚀坑和固定沙丘的简单风蚀坑3种类型。坑后积沙区植被出现明显的分带性,且随风蚀坑及其下风侧积沙体的形态、尺度而发生变化。在平缓草地简单风蚀坑下风侧积沙体平面形态呈顺风向的舌状,由坑口至原生草地,随积沙厚度顺风向减小,依次出现沙蓬、冰草和百里香3个植被带;平缓草地复合风蚀坑后缘形成具有滑落面的大型流动沙丘,在沙丘背风侧顺风向依次出现舌状裸沙带、舌状拂子茅带及两侧的冰草带;固定沙丘风蚀坑坑后积沙呈裸沙形式穿越沙丘原有的山刺玫和小叶锦鸡儿两个灌木带,并在裸沙带外围形成舌状拂子茅带。风蚀坑下风侧积沙区植被的分带性反映了草地植被对风沙活动的响应,即随着坑后积沙体的扩大,草地植被由原生向沙生逆向演替。
引用
收藏
页码:237 / 24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流动沙丘干沙层厚度对土壤水分蒸发的影响
    刘新平
    张铜会
    赵哈林
    何玉惠
    云建英
    李玉强
    [J]. 干旱区地理, 2006, (04) : 523 - 526
  • [2] 沙埋对中间锦鸡儿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刘海江
    郭柯
    [J]. 生态学报, 2005, (10) : 2550 - 2555
  • [3]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春秋季沙丘水分状况初步研究
    张世军
    张希明
    王雪梅
    侯建国
    信汝明
    李剑凌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5, (03) : 131 - 136
  • [4] 鄂尔多斯高原4种主要沙生植物种子萌发与出苗对水分和沙埋的响应
    聂春雷
    郑元润
    [J]. 植物生态学报, 2005, (01) : 32 - 41
  • [5] 沙埋对六种沙生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出土的影响
    李荣平
    蒋德明
    刘志民
    李雪华
    李晓兰
    闫巧玲
    不详
    [J]. 应用生态学报 , 2004, (10) : 1865 - 1868
  • [6] 干旱荒漠区人工植物群落演替模式及其生态学机制研究
    徐彩琳
    李自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9) : 1451 - 1456
  • [7] 不同风沙条件对几种植物生态生理特征的影响
    于云江
    史培军
    鲁春霞
    刘家琼
    [J]. 植物生态学报, 2003, (01) : 53 - 58
  • [8] 西藏特有灌木砂生槐繁殖生长对海拔和沙埋的响应
    赵文智
    刘志民
    [J]. 生态学报, 2002, (01) : 134 - 138
  • [9] 中国东北样带草地群落放牧干扰植物多样性的变化
    杨利民
    韩梅
    李建东
    不详
    [J]. 植物生态学报 , 2001, (01) : 110 - 114
  • [10] 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的循环演替
    郭柯
    [J].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2) : 243 -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