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 条
黄土坡面土壤性质随退耕时间的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15
作者:
彭文英
[1
]
张科利
[2
]
杨勤科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
来源: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退耕还林还草;
退耕年限;
土壤性质;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06.05.030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退耕还林还草是控制水土流失和防治土壤退化的关键措施,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从试验到推广已有几十年历史。该文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退耕区的实地调查,测定不同地区不同退耕年限植被恢复区表层土壤的理化性质,分析黄土坡面土壤理化性质随退耕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退耕植被恢复时间的增长,土壤物理结构将日趋改善,土壤养分含量水平将逐渐的提高,并主要集中在植被恢复10~20年期间,20年后,尤其是30年后,土壤理化性质较为稳定,而且,植被维护的好坏往往影响其稳定性。同时,水热条件较好的安塞地区土壤理化性质随退耕时间的改善程度更明显,而水热条件较差的皇甫川流域土壤理化性质随植被类型和植被恢复程度的影响更为显著。结果可为退耕的环境影响评价预测以及土地利用的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53 / 158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