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对主要气象要素的敏感性分析

被引:67
作者
曾丽红 [1 ,2 ]
宋开山 [1 ]
张柏 [1 ]
王宗明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参考作物蒸散量ET0; Penman-Monteith公式; 敏感性分析; 东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61 [农业气象要素];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利用国家气象局提供的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集,通过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东北地区1961-2008年生长季(5-9月)逐日的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分析了ET0及主要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并通过响应曲线、敏感矩阵、敏感系数等方法分析了ET0对气温、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平均相对湿度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近50a来,东北地区的气温呈极显著上升趋势(P<0.01),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平均相对湿度呈极显著下降趋势(P<0.01);东北地区生长季平均日ET0在以3.60mm.d-1为平均值、±0.3mm.d-1的范围内波动,总体上比较稳定,最大值出现在2001年(3.87mm.d-1),最小值出现在1990年(3.28mm.d-1);(2)当气温、日照时数、平均风速的变化量从-20%变化到20%时,ET0表现为逐渐增加的趋势,当平均相对湿度的变化量从-20%增加到20%时,ET0则逐渐减小;(3)气温、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平均相对湿度的生长季平均日敏感系数均具有较强的空间分异特性,其中气温变化对ET0的影响最为明显,其次是平均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对ET0的影响较小。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河北省近35年(1965-1999年)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时空变化 [J].
李春强 ;
洪克勤 ;
李保国 .
中国农业气象, 2008, (04) :414-419
[2]   近50年来东北地区气温变化时空特征分析 [J].
董满宇 ;
吴正方 .
资源科学, 2008, (07) :1093-1099
[3]   松嫩平原西部生长季参考作物蒸散发的敏感性分析 [J].
梁丽乔 ;
李丽娟 ;
张丽 ;
李九一 ;
姜德娟 ;
胥铭兴 ;
宋文献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5) :1-5
[4]   敏感性分析综述 [J].
蔡毅 ;
邢岩 ;
胡丹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1) :9-16
[5]   由最高最低气温求算的平均气温对我国年平均气温序列影响 [J].
唐国利 ;
丁一汇 .
应用气象学报, 2007, (02) :187-192
[6]   基于GIS的山西省参考作物腾发量研究 [J].
白薇 ;
冯绍元 ;
康绍忠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10) :57-61
[7]   近50年来东北地区降水的时空分异研究 [J].
唐蕴 ;
王浩 ;
严登华 ;
王水生 .
地理科学, 2005, (02) :172-176
[8]   北京市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J].
段永红 ;
陶澍 ;
李本纲 .
中国农业气象, 2004, (02) :23-26
[9]   GIS环境下1999~2000年中国东北参考作物蒸散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J].
徐新良 ;
刘纪远 ;
庄大方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2) :10-14
[10]   黄河上游流域蒸散量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J].
李林 ;
张国胜 ;
汪青春 ;
时兴合 .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03) :25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