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乡村振兴指数的测度与空间分异特征

被引:7
作者
吴九兴 [1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2]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农村经济学; 乡村振兴战略; 空间分异格局; 土地制度改革;
D O I
10.16433/j.cnki.cn41-1379.2020.01.001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解决城镇与乡村差距过大、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构建省级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计算乡村振兴指数,探究乡村振兴指数的空间分异,进而揭示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乡村振兴现状,划定省级乡村振兴类型区。研究结果表明:空间聚类结果所显示的六类乡村振兴指数的空间分异格局,表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不均衡的实际状况,指出未来我国乡村振兴的重点在中部、西部和北部地区;省级乡村振兴指数的空间分异格局表现出明显的东、中、西、北等地域性特征;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可以依靠经济社会发展的惯性和地方政府的财力支撑,西部地区、北部地区还需要中央政府多提供政策支撑和财政支持。最后,提出五点政策建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因地制宜,延长农产品价值链,创新农村人才政策,发展多种农业经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中部六省乡村振兴质量评价及制宜化建议 [J].
“挑战杯”拓行团队 ;
李铜山 .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5 (04) :1-14
[2]   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 [J].
乔陆印 ;
刘彦随 .
地理研究, 2019, 38 (03) :655-666
[4]   农业农村改革40年主要经验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启示 [J].
张云华 .
改革, 2018, (12) :14-26
[5]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战略耦合机制研究 [J].
李梦娜 .
当代经济管理, 2019, 41 (05) :10-15
[6]   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理论探讨、机理阐释与实现路径 [J].
何仁伟 .
地理研究, 2018, 37 (11) :2127-2140
[7]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逻辑与路径选择 [J].
银元 ;
李晓琴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8, (05) :182-186+193
[8]   论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 [J].
龙花楼 ;
张英男 ;
屠爽爽 .
地理学报, 2018, 73 (10) :1837-1849
[9]   综合土地整治和乡村振兴:平台、工具以及关键因素--以四川省D镇综合土地整治项目为例 [J].
饶静 ;
郭鸿雁 ;
董晓婕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04) :42-52
[10]   城镇化与中国乡村振兴:基于乡村建设理论视角的实证分析 [J].
涂丽 ;
乐章 .
农业经济问题, 2018, (11) :7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