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5 条
省级乡村振兴指数的测度与空间分异特征
被引:7
作者:
吴九兴
[1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2]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农村经济学;
乡村振兴战略;
空间分异格局;
土地制度改革;
D O I:
10.16433/j.cnki.cn41-1379.2020.01.001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解决城镇与乡村差距过大、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构建省级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计算乡村振兴指数,探究乡村振兴指数的空间分异,进而揭示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乡村振兴现状,划定省级乡村振兴类型区。研究结果表明:空间聚类结果所显示的六类乡村振兴指数的空间分异格局,表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不均衡的实际状况,指出未来我国乡村振兴的重点在中部、西部和北部地区;省级乡村振兴指数的空间分异格局表现出明显的东、中、西、北等地域性特征;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可以依靠经济社会发展的惯性和地方政府的财力支撑,西部地区、北部地区还需要中央政府多提供政策支撑和财政支持。最后,提出五点政策建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因地制宜,延长农产品价值链,创新农村人才政策,发展多种农业经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