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土地整治和乡村振兴:平台、工具以及关键因素--以四川省D镇综合土地整治项目为例

被引:18
作者
饶静
郭鸿雁
董晓婕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关键词
综合土地整治; 乡村振兴; 关键因素;
D O I
10.13240/j.cnki.caujsse.2018.04.002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文章回顾和总结了不同城乡关系阶段下土地整治的内涵和成效,构建了土地整治作为平台和工具助力乡村振兴的传导机制,并在此传导机制的框架下,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分析了综合土地整治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对四川省口镇的综合土地整治项目的案例研究表明,综合土地整治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平台和工具,应贯彻执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应顺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应能够防范社会风险,应有助于实现城乡融合。只有这样,综合土地整治才能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五个方面助推乡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5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土地整治社会评价内涵、原则及框架方法 [J].
饶静 .
中国土地科学, 2017, 31 (12) :84-91
[2]   土地整治:中国乡村空间重构的必由之路(英文) [J].
龙花楼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14, 24 (02) :211-225
[3]   土地增减挂钩及其发展主义逻辑 [J].
叶敬忠 ;
孟英华 .
农业经济问题, 2012, 33 (10) :43-50+111
[4]   土地整理项目社会评价研究 [J].
鲁春阳 ;
黄天林 ;
顾金领 .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0, 21 (09) :99-101
[5]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社会影响评价方法探讨 [J].
杨庆媛 ;
张占录 ;
杨华均 .
中国土地科学, 2006, (03) :44-49
[6]   中国农村聚落空心化问题实证研究 [J].
王成新 ;
姚士谋 ;
陈彩虹 .
地理科学, 2005, (03) :3257-3262
[7]  
如何应对农村空心化问题?[N]. 饶静.农民日报. 2013 (003)
[8]  
土地整治理论方法与实践[M]. 地质出版社 , 吴海洋, 2014
[9]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M]. 地质出版社 ,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2014
[10]  
Agricultural impacts and profitability of land consolidations[J] . Juhana Hiironen,Kirsikka Riekkinen.Land Use Policy .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