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利授权数的长江经济带创新差异的多尺度分析

被引:21
作者
丁军 [1 ,2 ]
黄茹 [1 ,2 ]
吕拉昌 [1 ,2 ]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2] 北京城市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创新差异; 区域尺度; 创新集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长江经济带创新能力的提升成为其发展的关键。基于标准差指数、变差系数、区位基尼系数和集中度指数的定量研究方法,研究长江经济带在城市群级、省级和市级多尺度上的区域创新差异及原因。研究表明:各尺度区域创新差异均呈现出持续增长趋势,并且区域创新差异随着区域尺度的增加而增加。影响长江经济带创新差异的各个区域尺度的主要原因各不相同,影响城市群创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省域创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环境因素,影响城市创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对外开放因素。创新集聚随着区域尺度的增大而减小。长江中游和成渝城市群正处于创新活动向中心城市集聚阶段,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进入创新活动的扩散阶段,并且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将形成巨大的创新集聚系统。
引用
收藏
页码:868 / 87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城市群选择与培育的新探索.[M].方创琳;毛其智.科学出版社.2015,
[2]  
创新地理学.[M].龙开元; 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
[3]   Differential empirical innovation factors for Spain and the UK [J].
Mate-Sanchez-Val, Mariluz ;
Harris, Richard .
RESEARCH POLICY, 2014, 43 (02) :451-463
[4]   我国省域创新能力差异的演变和解释——基于面板数据FEM模型和Shapley分解的分析 [J].
张鹏 ;
于伟 .
科技管理研究, 2015, 35 (07) :33-38
[5]   中国粮食生产区域差异的多尺度分析 [J].
范业龙 ;
陆玉麒 ;
赵俊华 ;
马颖忆 ;
柯文前 .
经济地理, 2014, 34 (10) :124-130
[6]   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J].
彭劲松 .
改革, 2014, (06) :36-38
[7]   “中三角”跨区域创新系统的协同发展研究 [J].
熊小刚 .
中国科技论坛, 2014, (04) :39-44
[8]   协同创新效应运行机理研究:一个都市圈视角 [J].
解学梅 .
科学学研究, 2013, 31 (12) :1907-1920
[9]   我国区域创新差异时空格局演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蒋天颖 .
经济地理, 2013, 33 (06) :22-29
[10]   基于锡尔系数的广东省城市创新能力差异研究 [J].
梁政骥 ;
吕拉昌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2, (03) :73-7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