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时段区域污染过程分析及系统聚类法的应用

被引:9
作者
康娜 [1 ,2 ]
高庆先 [2 ]
王跃思 [1 ]
辛金元 [1 ]
蔺永耀 [3 ]
苏福庆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3] 不详
关键词
天气型; 聚类分析; 区域污染;
D O I
10.13198/j.res.2009.10.10.kangn.001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系统聚类法对2008年12月4─17日全国86个城市由空气污染指数(API)反算的ρ(PM10)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86个城市可以分为7个分区;根据ρ(PM10)的区域同步性特征及实况天气背景分析对7个分区进行了调整.在12月4─17日的区域污染过程中,华北和华东2个地区为全国ρ(PM10)的高值区.对华北和华东地区城市群ρ(PM10)的区域环境过程同步演变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根据天气型演变规律对形成原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城市及区域环境污染过程与天气型背景的关系概念模型,揭示出天气型组合系统、分布、尺度、移动和演变是造成大气环境质量区域性、过程性特征和ρ(PM10)峰谷值出现的主要原因.用聚类分析方法和所提出的概念模型可对我国城市和区域环境污染分区控制和成因进行深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120 / 112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1] 多元统计分析与软件SAS[M]. 东南大学出版社 , 朱道元等编著, 1999
  • [12] Synoptic Climatology of Air Pollution in Moscow[J] . M. Shahgedanova,T. P. Burt,T. D. Davies.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 1998 (1-2)
  • [13] 华北地区天气型对区域大气污染的影响
    苏福庆
    杨明珍
    钟继红
    张志刚
    不详
    [J]. 环境科学研究 , 2004, (03) : 16 - 20
  • [14] 灰关联聚类法在大气污染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罗中云
    赵兴东
    [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1, (05) : 462 - 464
  • [15] 聚类分析及其在人口研究中的应用
    高祖新
    尹勤
    [J].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 (04) : 34 - 3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