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运聚水动力作用中的耗散结构

被引:1
作者
符勇
姜振泉
马丽
郭阳
刘丽娜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学院
[2] 河南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河南石油勘察设计研究院
[4] 河南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江苏徐州 河南石油勘察设计研究院
[5] 江苏徐州
关键词
油气运聚; 水动力作用; 沉积水; 渗入水; 压力平衡带; 耗散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油气运聚是一个不可逆过程,是一个时空有序的耗散结构。沉积水是油气运聚的载体和主要驱动 力,对盆地流体的运动起控制作用,由盆地中心向盆地边缘呈离心流;渗入水由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渗入 产生,受重力作用由盆地边缘向盆地中心呈向心流。沉积水与渗入水作用的结果产生一个压力平衡带,油 气就聚集于这个压力平衡带上。油气圈闭要同时具备平衡结构和耗散结构。上部为平衡结构,使油气得 以保存;下部为耗散结构,使油气不断充注,形成大的油气田。泌阳凹陷的油气田呈环带状分布于沉积水 与渗入水锋面位置的压力平衡带上。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19+6 +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深盆气藏流体动力学特征及成藏过程分析 [J].
朱蓉 ;
楼章华 ;
金爱民 ;
魏新善 .
地质科学, 2003, (01) :31-43
[2]   论松辽盆地地下水动力场演化与油气运移、聚集 [J].
楼章华 ;
高瑞祺 ;
蔡希源 .
沉积学报, 1997, (04) :117-122
[3]   压实流盆地流体势场与油气运聚关系 [J].
查明 ;
陈发景 ;
张一伟 .
现代地质, 1996, (01) :104+108+110-111+105-107+109
[4]   论含油气盆地的地下水动力环境 [J].
杨绪充 .
石油学报, 1989, (04) :27-34
[5]  
非线性物理学[M]. -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朱献松等编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