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会加剧性别工资差距吗?——基于我国工业部门的经验研究

被引:43
作者
孙早
韩颖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低技术工业部门; 高技术工业部门; 性别工资差距;
D O I
10.19343/j.cnki.11-1302/c.2022.03.007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249.24 [劳动工资]; D669.68 [妇女];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1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1204 ;
摘要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快速推进,人工智能发展已经对劳动力收入分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男性和女性劳动力收入水平差距呈现出新的特征。本文在Aghion等(2017)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将工业部门划分为低技术部门与高技术部门,从性别视角刻画了人工智能发展对不同工业部门、女性和男性劳动力需求结构及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本文从理论和经验两个层面证明:第一,人工智能发展在增加低技术工业部门对女性劳动力需求的同时,将增加高技术工业部门对男性劳动力的需求;第二,人工智能发展将会缩小低技术工业部门的性别工资水平差距,扩大高技术工业部门的性别工资差距;第三,位于收入分布中高端的劳动力更容易从人工智能发展中获取工资水平的提升。本文进一步发现,性别歧视是造成低技术工业部门劳动力性别工资差距的主要因素,而劳动力个体特征差异则是造成高技术工业部门性别工资差距的主要因素。本文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是:政府在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发展与应用的同时,要加强对性别歧视的监管,积极引导劳动力,尤其是女性劳动力学习“人机协作”所需专业技能,鼓励企业进行劳动力转岗技能培训,建立国家高素质人才储备的长效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16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工业机器人冲击下的服务业:结构升级还是低端锁定 [J].
王文 ;
牛泽东 ;
孙早 .
统计研究, 2020, 37 (07) :54-65
[2]   产业智能化是否有利于中国益贫式发展? [J].
杨飞 ;
范从来 .
经济研究, 2020, 55 (05) :150-165
[3]   人工智能技术会诱致劳动收入不平等吗——模型推演与分类评估 [J].
王林辉 ;
胡晟明 ;
董直庆 .
中国工业经济, 2020, (04) :97-115
[4]   贸易开放与工资收入:新证据和新机制 [J].
王立勇 ;
胡睿 .
世界经济, 2020, 43 (04) :145-168
[5]   工业机器人投入、劳动力供给与劳动生产率 [J].
宋旭光 ;
左马华青 .
改革, 2019, (09) :45-54
[6]   城镇居民工资不平等的变化:1995-2013年 [J].
罗楚亮 .
世界经济, 2018, 41 (11) :25-48
[7]   住房差异是否影响了家庭收入不平等?机制、假说与检验 [J].
张传勇 .
南开经济研究, 2018, (01) :67-85
[8]   生产线升级与企业内性别工资差距的收敛 [J].
魏下海 ;
曹晖 ;
吴春秀 .
经济研究, 2018, 53 (02) :156-169
[9]   中国劳动力“极化”现象及原因的经验研究 [J].
吕世斌 ;
张世伟 .
经济学(季刊), 2015, 14 (02) :757-778
[10]   信息技术、团队合作与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差异性 [J].
邵文波 ;
李坤望 .
世界经济, 2014, 37 (11) :7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