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湿润指数的四川盆地农业干旱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18
作者
李金建 [1 ,2 ]
张菡 [1 ,2 ]
王锐婷 [1 ,2 ]
张玉芳 [1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2] 四川省农业气象中心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农业干旱; 湿润指数;
D O I
10.13718/j.cnki.xdzk.2014.01.020
中图分类号
S423 [旱灾];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采用四川盆地89个气象台站1961-2008年实测气象资料,计算了各站历年各季的湿润指数,并利用湿润指数,分析了四川盆地的农业干旱发生频率、发生范围及发生强度变化特征,并以2006年川渝特大干旱过程为例探讨了湿润指数对四川盆地农业干旱评价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采用湿润指数评价农业干旱是可行的;各季农业干旱中春旱发生最为频繁,夏旱次之,伏旱最少;春旱发生范围最广,伏旱最小;干旱平均强度,以春旱强度最高,夏旱次之,伏旱最弱.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1]  
现代农业气象业务[M]. 气象出版社 , 王建林, 2010
[12]  
中国气象灾害大典[M]. 气象出版社 , 温克刚主编, 2006
[13]   气象、农业干旱指标综述 [J].
姚玉璧 ;
张存杰 ;
邓振镛 ;
董安祥 ;
张秀云 ;
魏锋 ;
杨金虎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7, (01) :185-189+211
[14]   冬小麦幼苗叶片适应土壤干旱的生理机制 [J].
单长卷 ;
任秀娟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2) :219-222+243
[15]   建国以来四川旱灾特点及其防治 [J].
邓绍辉 ;
罗晓彬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3) :125-132
[16]   陕西省冬小麦干旱风险分析及区划 [J].
朱琳 ;
叶殿秀 ;
陈建文 ;
郭兆夏 ;
李美荣 .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02) :201-206
[17]   四川省干旱的再认识及对策建议 [J].
徐崇浩 ;
田宏 ;
刘庆 .
四川气象, 1999, (01) :7-9
[18]   四川盆地区干旱强度时空分布特征 [J].
田宏 ;
徐崇浩 ;
彭骏 ;
陈文秀 ;
彭树彬 .
四川气象, 1998, (02) :40-44
[19]   四川盆地干旱动态评估指标的研究 [J].
田宏 ;
徐崇浩 ;
彭骏 ;
陈文秀 .
气象, 1998, (04) :12-16
[20]   从农业需水量评价我国的干旱状况 [J].
元来福,王继琴 .
应用气象学报, 1995, (03) :356-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