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站径流、输沙的多时间尺度特征

被引:13
作者
穆兴民 [1 ,2 ]
宋小燕 [2 ,3 ]
高鹏 [1 ,2 ]
王飞 [1 ,2 ]
王双银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降雨; 径流; 输沙; 小波分析; 多时间尺度; 哈尔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3 [水文分析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水沙多时间尺度变化的复杂结构分析可为短期及中长期水沙预测提供科学依据。选用松花江哈尔滨控制站1955—2005年年均面降雨量、年均径流和输沙量数据,采用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分析哈尔滨站主要水文要素的周期及其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哈尔滨站降雨、径流和输沙量序列主周期基本一致且均存在多时间尺度特征。三要素的第一主周期为24.0~26.0 a,第二主周期为17.0~18.0 a,第三主周期为6.0~7.0 a。在7 a时间尺度上,20世纪50—60年代,降雨、径流和输沙量序列的曲线变化基本同步。20世纪70年代,由于大规模人口迁入以及为解决粮食问题的水土资源开发导致了三条曲线发生紊乱,20世纪80年代后黑土地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使得三条曲线重新趋于一致。在17 a和26 a时间尺度上,受引水工程、兴建水库等人类活动的影响,三条曲线间的变化出现不同步现象。水沙丰枯变化及奇异点判断与时间尺度有密切关系,离开时间尺度的变化趋势是毫无意义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4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东北3省人类活动与水土流失关系的演进 [J].
穆兴民 ;
高鹏 ;
王双银 ;
张晓萍 ;
王飞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9, (05) :37-42
[2]   松花江哈尔滨站近100年来径流量变化趋势 [J].
宋小燕 ;
穆兴民 ;
高鹏 ;
王双银 ;
王飞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10) :1803-1809
[3]   嫩江流域径流量多时间尺度特征分析 [J].
徐东霞 ;
章光新 ;
冯夏清 .
资源科学, 2009, 31 (09) :1592-1598
[4]   松花江流域河流泥沙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特征 [J].
李林育 ;
焦菊英 ;
李锐 ;
陈杨 .
泥沙研究, 2009, (03) :62-70
[5]   近50年嫩江流域径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徐东霞 ;
章光新 ;
尹雄锐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 (03) :416-421
[6]   东北地区近百年降水时间序列变化规律的小波分析 [J].
姜晓艳 ;
刘树华 ;
马明敏 ;
张菁 ;
宋军 .
地理研究, 2009, 28 (02) :354-362
[7]   延河流域径流和输沙周期变化特征的小波分析 [J].
于浩 ;
张晓萍 ;
李锐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8, (04) :18-22
[8]   陕北黄土丘陵区流域面平均雨量推算方法 [J].
汪丽娜 ;
穆兴民 ;
张晓萍 ;
李艳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8, (02) :39-42
[9]   中国东北地区近百年气温序列的小波分析 [J].
姜晓艳 ;
刘树华 ;
马明敏 ;
张菁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02) :122-125
[10]   加强领导 明确重点 全力搞好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 [J].
鄂竟平 .
中国水土保持, 2003, (11)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