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手纹类型分析

被引:19
作者
陈祖芬
王在华
王平
机构
[1] 苏州医学院解剖学教研组
关键词
食指; 出现率; 正常人; 尺箕; 兰州医学院; 手纹; 掌纹; 类型分析;
D O I
10.16098/j.issn.0529-1356.1981.01.009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人的手纹是由皮肤表面的皮嵴和皮沟形成的。手掌及指尖的纹路清楚而恒定,具有严格的个体特异性,终身不变,故法医学上把它作为个人识别的重要标志。中国古代唐(618~906年)、宋(960~1276年)就开始应用手纹。以后因为用于相术来判卜人的祸福、吉凶而使其流于唯心主义,以致严重影响了我国指纹研究的进展。国外研究资料表明,不同地区种族中,手纹也有所不同。近代医学遗传学研究的进展,发现染色体异常的患者,异常手纹的出现率增高。 Reed等发现Down′s征患儿左食指尺箕出现率增高,掌纹之atd角增大,他们提出了诊断该病的四种皮纹指标:1.右(足母)趾胫侧弓形。2.右手atd角70°。3.右食指弓形。4.左食指尺箕。由于手纹类型上存在种族差异和个体特异性,因此,探究我国正常人的手纹类型甚属必要,本文就手纹类型进行了初步观察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630例正常学龄儿童手的皮纹学观察
    李崇高
    王京美
    [J]. 遗传, 1979, (04) : 7 - 9
  • [2] 一百五十五例先天性大脑发育不全儿童的染色体组型分析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一室二组
    北京市儿童医院内科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一室发展组
    北京市首都医院神经科
    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脑病组
    [J]. 遗传学报, 1977, (01) : 55 - 6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