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呷村含金富银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和成因

被引:24
作者
叶庆同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岛弧带; 黑矿; 银多金属块状硫化矿; 火山喷气-沉积成因;
D O I
10.16111/j.0258-7106.1991.02.00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呷村矿床是我国的一个典型黑矿型矿床,产于德格—乡城晚三叠世岛弧带中。成矿作用发生在酸性火山活动间歇期和末期,碳酸盐岩盖层形成之前。成矿时代为199.2—200Ma。有上、下两个矿带:下矿带和上矿带下部为脉状、网脉状铅锌矿,围岩蚀变和蚀变分带围绕着矿脉发育;上矿带上部为块状银多金属矿层和块状重晶石矿层。温压地球化学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成矿发生在中—低温条件下,成矿时内压力较大,成矿流体属以海水为主的混合流体,成矿物质主要来自火山活动。温度、压力、硫逸度和氧逸度等条件变化决定了矿化分带和围岩蚀变分带。该矿床具有海底火山喷气-沉积成因,其成矿模式可与日本黑矿类比。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四川西部呷村超大型含金富银多金属矿床特征及其与日本黑矿的类比 [J].
傅德明 ;
徐明基 .
四川地质学报, 1989, (02) :24-31
[2]   川西高原中生代碰撞造山带的大地构造演化 [J].
俞如龙 ;
郝子文 ;
侯立玮 .
四川地质学报, 1989, (01) :27-38
[3]  
The genesis of sediment-hosted, exhalative zinc + lead deposits[J] . M. J. Russell,M. Solomon,J. L. Walshe.Mineralium Deposita . 198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