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北马尾松人工林营养元素的积累与分配格局

被引:20
作者
刘文飞 [1 ]
樊后保 [1 ]
谢友森 [2 ]
阮宣华 [2 ]
机构
[1] 南昌工程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所
[2] 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养分含量; 林分生产力; 养分积累;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8.02.073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定位监测与取样分析,研究了41a生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中的林木、林下植被、地被物及土壤等各组分营养元素含量、积累及分配特征。对林木的养分含量分析显示,除Ca元素外,针叶的养分含量最高,其次是枝、根、皮,树干的养分含量最低。林下植被层的养分含量比较高,其养分含量大小排列顺序为Ca>N>K>Mg>P;凋落物中各元素的含量与林木养分含量基本一致;土壤中K含量最高,其次是Mg,而Ca、N、P的含量则比较低。通过对林木生产力的分析表明,马尾松的养分年积累量为110.79kg·hm-2·a-1,其中叶占34.47%,树干占22.56%,皮、枝和根分别占21.43%、10.91%和10.63%。马尾松林生态系统养分总贮量为187864.77kghm-2,其中土壤占98.70%,林木占1.18%,林下植被和凋落物养分元素总贮量较低,仅占总贮量的0.12%。
引用
收藏
页码:708 / 7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鼎湖山马尾松林群落生物量生产对人为干扰的响应 [J].
莫江明 ;
彭少麟 ;
Sandra Brown ;
孔国辉 ;
方运霆 .
生态学报, 2004, (02) :193-200
[2]   马尾松地理起源及进化繁衍规律的探讨地 [J].
秦国峰 .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04) :406-412
[3]   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变化规律研究Ⅱ.不同林龄生物量及生产力 [J].
丁贵杰 ;
王鹏程 .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01) :54-60
[4]   不同年龄阶段马尾松人工林养分循环的研究 [J].
项文化 ;
田大伦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2, (01) :89-95
[5]   森林细根生产和周转研究 [J].
张小全 ;
吴可红 .
林业科学, 2001, (03) :126-138
[6]   鼎湖山马尾松林营养元素的分布和生物循环特征 [J].
莫江明 ;
SandraBrown ;
孔国辉 ;
张佑昌 ;
MelanieLenart .
生态学报, 1999, (05) :3-5
[7]   人工马尾松阔叶混交林矿质营养循环的研究 [J].
李飞 ;
陈永瑞 .
林业科学, 1999, (03) :18-23
[8]   不同栽杉代数林下植被营养元素的生物循环 [J].
杨玉盛 ;
邱仁辉 ;
俞新妥 ;
陈光水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999, (03) :26-30
[9]   马尾松林杆材阶段养分循环及密度关系的研究 [J].
田大伦 .
林业科学, 1989, (02) :106-112
[10]   杉木人工林养分循环的研究 (一)不同生育阶段杉木林的产量结构和养分动态 [J].
潘维俦 ;
田大伦 ;
李利村 ;
高正衡 .
中南林学院学报, 1981, (01)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