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述异常压力研究中的石油地质学新思想

被引:23
作者
刘晓峰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湖北 武汉 
关键词
异常压力; 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 石油地质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对异常压力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凝结出许多新的概念和思想,为现代石油地质学理论注入了新的内容。关于超压生成与有机质成熟—生烃的关系虽有争议,但大多数主张超压对有机质成熟和生烃起抑制作用;在超压的背景下,生烃、排烃以及烃类的运移和聚集常呈现出幕式的特征;压力驱动是流体活动和油气运移的重要动力;动态运移通道是油气运移的新型通道;通常压力过渡带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在超压的含油气盆地中,可能发现的非传统油气聚集有异常压力的气饱和封存箱、水力破裂—泥岩裂缝油气藏、烃水倒置的油气藏等。异常压力的储层具有相对独立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45 / 25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超压释放及其对油气运移和聚集的意义 [J].
刘晓峰 ;
解习农 .
地质科技情报, 2001, (04) :51-56
[2]   盆地内渗透性地层超压形成机制及钻前压力预测 [J].
罗晓容 ;
杨计海 ;
王振峰 .
地质论评, 2000, (01) :22-31
[3]   流体底辟构造及其成因探讨 [J].
张树林 ;
黄耀琴 ;
黄雄伟 .
地质科技情报, 1999, (02) :20-23
[4]   超压盆地中泥岩的流体压裂与幕式排烃作用 [J].
解习农 ;
刘晓峰 ;
胡祥云 ;
秦成岗 .
地质科技情报, 1998, (04) :60-64
[5]   沉积盆地沉积物天然水力压裂理论及意义 [J].
梅廉夫 ;
徐思煌 .
地质科技情报, 1997, (01) :41-47
[6]   松辽盆地“T2”天然水力断裂系统 [J].
梅廉夫,费琪,徐思煌 .
地球科学, 1996, (06) :68-68
[7]   酒东盆地异常流体压力带及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J].
陈建平 ;
黄第藩 ;
霍永录 ;
陈建军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1) :9-15
[8]   异常压力与油气分布 [J].
杜栩,郑洪印,焦秀琼 .
地学前缘, 1995, (04) :137-148
[9]   塔里木盆地古地温与深部找油(气)前景 [J].
周中毅 ;
盛国英 .
地球化学, 1985, (03) :236-241
[10]  
超压盆地与油气分布[M]. 地质出版社 , 马启富等编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