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柴达木盆地察尔汗古湖贝壳堤剖面沉积地球化学与环境变化
被引:9
作者:
常凤琴
[1
]
张虎才
[1
]
陈玥
[2
]
杨明生
[2
]
牛洁
[2
]
樊红芳
[2
]
雷国良
[2
]
张文翔
[2
]
类延斌
[1
]
杨伦庆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兰州大学资环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贝壳堤;
碳氧同位素;
古环境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4 [自然作用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察尔汗古湖贝壳堤剖面沉积物中总有机碳、有机质碳同位素及碳酸盐含量、碳氧同位素的分析,并结合粒度数据,将研究剖面所记录的古湖泊环境演化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其中254(连续古湖泊沉积开始与第八层底部)~210cm(距今39.7~35.8kaBP之间)为湖泊发育期.210~185cm(距今35.8~33.6kaBP之间),185~112cm(距今33.6~27.2kaBP之间):TOC、CaCO3含量较高、δ18O值偏正,δ13Corg偏负,Mz值较低,反映了当时温度较高,湖水水位较高;而112~55cm(距今27.2~22.3kaBP之间)和55~0cm(距今22.3~17.5kaBP之间):TOC、CaCO3含量较低、δ18O值偏负,δ13Corg偏正,Mz值较高,表明了温度相对较低(但气候仍较温暖),湖水水位较低,湖泊处于退缩时期.其间分别在距今32.2~32.4kaBP、30.4~29.8kaBP和28.4~27.2kaBP出现了3次较大的退缩过程,约22kaBP出现了一次气候突变.贝壳堤剖面揭示在39.7~18.514CkaBP之间柴达木盆地气候较温暖湿润,形成高湖面.从18.2kaBP开始,湖泊进入退缩阶段.到17.5kaBP快速形成盐壳,高湖面持续历史结束.
引用
收藏
页码:197 / 204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