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天水冬小麦生产潜力开发程度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胡利平 [1 ,2 ]
张华兰 [1 ]
安晶 [2 ]
刘晓强 [2 ]
杭波 [1 ]
机构
[1] 甘肃省天水农业气象试验站
[2] 甘肃省天水市气象局
关键词
天水地区; 气候变化; 生产潜力; 开发程度; 影响因素;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0.12.122
中图分类号
S162.53 [];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计算了天水3个气候区冬小麦生产潜力开发程度、适宜开发程度和可开发程度,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其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冬小麦在渭北区、河谷区和关山区的冬小麦生产潜力开发程度仍较偏低,为49.9%~60.0%;生产潜力适宜开发程度和可开发程度都较高,分别达73.6%~78.7%和18.7%~23.8%,排序为渭北区>河谷区>关山区,长远看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冬小麦生长季平均温度、日照时数对冬小麦生产潜力开发程度、适宜开发程度和可开发程度具有负效应,降水量则具有正效应。其中,全生育期温度、秋季温度和冬季日照对天水、渭北小麦生产潜力开发程度负效应显著,全生育期降水、秋季降水在天水和各气候区正效应显著;并提出了区域生产潜力适度开发的对策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6394 / 639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黑龙江省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J].
蔺涛 ;
谢云 ;
刘刚 ;
陈德亮 ;
段兴武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2) :307-318
[2]   天水地区农业生态气候资源量化与评价 [J].
胡利平 ;
王润元 ;
张华兰 ;
傅泽生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7, (06) :16-21+36
[3]   气候变暖对黄土高原塬区农作物生长和气候生产力的影响 [J].
张谋草 ;
段金省 ;
李宗 ;
黄斌 ;
张红妮 .
资源科学, 2006, (06) :46-50
[4]   天水种植业结构优化配置研究 [J].
胡利平 ;
许彦平 ;
秘晓东 ;
张华兰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6, (04) :143-148+159
[5]   黄土高原气候生产力演变特征 [J].
王毅荣 ;
王润元 ;
邓振镛 .
中国农业气象, 2006, (02) :70-75
[6]   天水旱作区自然降水生产潜力的适度开发对策 [J].
胡利平 ;
许彦平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5, (06) :21-25
[7]   黄土高原植被生长期降水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J].
王毅荣 .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214-219
[8]   黄土高原气候与气候生产力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J].
姚玉璧 ;
李耀辉 ;
王毅荣 ;
张秀云 ;
李耀邦 ;
魏锋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5, (02) :202-208
[9]   中国西北地区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 [J].
刘德祥 ;
董安祥 ;
邓振镛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1) :119-125
[10]   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结构重建研究——以武川县为例 [J].
安萍莉 ;
潘志华 ;
郑大玮 .
资源科学, 2002, (01) :35-39